-
2014年以來“鋼價倒掛”形勢惡化,鋼鐵行業的生產經營也遭遇了巨大的困難,柳州鋼鐵股份公司煉鐵廠通過真抓實干,以降成本為中心,以爐況長期穩定為基礎,標準化操作為保障,逐步推行數據評價爐況,按趨勢管理爐況,建立圍繞服務高爐的生產體系,應對外圍條件變化的處置能力逐步提高,經濟技術指標有了新的突破,2014年全年實現產鐵1090.88萬噸、燃料比549.2kg/tFe,入爐焦比(含焦丁)383.5 kg/tFe。進入2015年6月,該廠的燃料比降至520 kg/tFe,入爐焦比(含焦丁)367 kg/tFe,風溫1176℃,多項技術經濟指標進入全國先進行列。
2013年,煉鐵廠第八屆黨代會提出實現“綠色煉鐵、高效煉鐵、文化煉鐵”的愿景目標。“綠色煉鐵”是為員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大力發展循環利用工藝技術,加大環境整治力度,實現清潔生產、節約生產、循環生產,不斷改善員工的工作環境, 確保可持續發展,增加員工幸福感。“高效煉鐵”是追求指標高效、效益提升,增強企業實力,改善職工生活和工作,達到工作高效。文化煉鐵是最高境界,通過“心治”引導職工發揮正能量的工作,引領職工以德為先、高尚做人、愛崗敬業、誠實守信的良好道德觀。而被譽為“柳鋼龍頭”的煉鐵廠,我們要在實際工作中眼睛向內,價值取向上保持先進。
柳鋼正加快轉型升級步伐,全力創建綠色柳鋼。
1、煉鐵廠深入推進節能減排、環境保護及清潔生產工作,全力加大環保管理力度,在機制上調整環保管理辦法,推行領導責任追究、部門環保績效評價制度,高爐余壓TRT發電、干法除塵等技術的各項指標均名列全國同行前列,其中渣水處理系統通過創新改造,工藝革新,為柳鋼2013年實現廢水“零排放”做出貢獻,2015年5月的噸鐵水消耗實現“破一見零”,達到0.97M3。
2、提高風溫方面。完善熱風爐工藝,優化工藝流程,逐步提高風溫。開發出熱風爐在線換球技術,減少換球對風溫的影響;促進熱風爐預熱前置爐設備安裝進度,提高助燃空氣、煤氣預熱溫度;促進熱風爐關鍵部位特殊材料的使用,如托磚板改用耐熱不銹鋼,局部耐火材料砌體易損壞部位使用耐磨陶瓷料等。
3、提高煤氣利用率方面。各高爐結合爐料條件,不斷優化操作制度,規范化送風制度評價,細化裝料制度,實現精準化布料,探索大料批和大角度布料方式,適當提高頂壓等等,研究現有爐料條件下的低燃料比冶煉技術。
“高效煉鐵”就是團結帶領好員工隊伍,通過頂層職能設計、導入卓越績效管理模式,搞好生產,提高技術經濟指標水平,不斷降低生產成本。
煉鐵廠尤其注重“優化過程控制”,具體就是抓好爐料結構優化、操作管理優化和過程控制優化,2014年下半年煉鐵廠總結近年來生產經驗創新提出“產量達標,穩定均衡,適時優化,科學進退,高效持續”20字生產組織方針和“以焦定產,定產降焦,降焦增產”12字生產組織策略,高效實現鐵焦平衡,放出煉鐵產能,燃料比大幅度降低,降本增效取得顯著成果。
1、“粗糧細作”,規范化管理。
一是做好煉鐵廠內部“ 精料”管理工作,優化供料系統,為高爐靈活、區別用料創造條件。二是保證爐料結構相對穩定, 爐料配比按科學的標準執行。三是制定生產量化管理制度,不斷優化高爐操作和過程管理,推進高爐生產組織向標準化、精細化、數據化、科技化、信息化方向發展,保證高爐生產長期穩定。四是加大爐況管理人員對爐況監控的力度,及時發現問題, 果斷調劑處理好爐況波動,消滅爐況失常現象。五是細化高爐操作,逐步完善各種日常操作制度,使高爐操作納入規范化、標準化的范疇,實現指標持續改善。
2、完善原燃料質量管理,提高原燃料管理水平,用好經濟爐料。
出臺各分項降成本管理方案,開展經濟爐料結、噴煤構研究,堅持做好每旬、每周生鐵成本分析與測算,分析市場爐料價格測算煉鐵成本,控制生產過程工序成本。在操作上要開發低品位爐料冶煉技術,實現優化操作降低消耗,提高適應原燃料質量變化的操作技術,不斷促進采購降成本;逐步完善原燃料用料結構的研究,根據原燃料市場時點價格核算用料成本,為采購提供科學數據,降低用料成本;優化成本統計分析,針對二、三級稱原燃料不平衡的問題,要查找問題,解決問題,減少二、三級稱不平衡對成本的影響;減少進廠原燃料粉化對成本的影響,如焦炭變焦丁、焦粉,礦石變粉末;加強回收副產品平衡管理,減少因回收副產品數量波動對成本的影響。同時與技術中心一起開展燒結-煉鐵聯動的爐料性價比研究模型,并取得了初步成效,礦耗成本逐步降低。建立了《鐵水綜合成本每日臺帳》,每日監控鐵水成本變化情況,根據成本變化原因,為廠部采取降成本措施提供指導第一手信息。
3、推行“四高一大”集成創新技術,開發現有條件下實用冶煉技術,持續降低消耗。
2014年,煉鐵廠技術人員開始推行“四高一大”集成創新技術,其主要內容就是在現有設備與原燃料條件下以“高風溫、高富氧、高煤比、高頂壓、大批重”為核心內容的優化強化冶煉措施,通過創新使用這些措施來優化指標降低消耗。
4、2015年適時推出以“高風溫、高富氧、高煤比、高頂壓、大批重”為核心內容 “三三一一”,新的高爐操作優化組合操作模式,促進噸鐵燃料比大幅下降,5月、6月的噸鐵燃料比實現逐月下降,分別達到526kg和520kg。
5、圍繞高煤比低燃料比目標,切實完成工序成本目標。
每天甚至每班的爐型監控以及提高爐前打泥、噴煤成份穩定率,風溫、及點檢合格率的攻關措施,均取得良好的效果,全力以赴做好爐況穩定高效運行,建立全員服務高爐生產運行體系 。
6、創新停開爐技術,降低停開爐成本。2014年初由于外部市場影響,公司主業采取限產減虧,決定停4號高爐。該廠通過制定停爐方案與實施停爐操作,該高爐于2月23日安全停爐,安全順利完成了停爐任務,經過一個多月檢修,高爐完成了爐缸清理、高爐造襯、冷卻板更換、熱風管道修復和4座熱風爐換球,于4月19日按時復產開爐,高爐復產開爐按時達標達產,實現了公司開爐要求。2014年煉鐵廠完成了三個階段年修后各高爐的開爐工作,全部實現了高效開爐,三天內均達到要求日產量目標。
雀兒山下,快樂煉鐵,實現文化煉鐵
1、 具體抓好“五個一”工程。
煉鐵要追求生鐵產量和最佳的技術經濟指標,現場和環保管理也需要花大力氣,從2013年開始執行“五個一管理”工程,即要求全體干群職工每人每月要主動發現一項安全隱患,主動解決一個問題,保一方除塵環保合格,保一方現場衛生合格,保一方設備整潔受控。工程的實施在全廠范圍內形成了“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的思想共識,將責任劃分到個人,切實做到職責的無縫對接。各黨支部均制定有效、細致的措施,將各項工作實行常態化管理,從具體工作上體現企業的核心價值觀,讓職工形成良好的工作習慣,人人參與建設,從而人人享受成果,如今現場和環保的掛綠牌率為98%,職工的參與性與主動性得到提高。
2、必須切實轉變思路,實現煉鐵的高效可持續性。
高爐生產可持續性的穩定高效,在當前嚴峻的鋼鐵寒冬形勢下顯得尤為重要,煉鐵廠黨委班子認為必須切實轉變思路,“三個煉鐵”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我們在思想上、制度和管理上“步步為營”,高爐必須向季度,甚至半年甚至全年的穩定、高效、低耗去努力,因為穩定的生產是追求優化指標,降低能耗的基礎,各高爐的爐況必須受控,提前規避生產中的風險,通過精細化管理和規范操作一步步地實現,就是敬業、愛國最實際的體現。
3、各類文化齊頭并進,創建文化煉鐵
(1)建設有煉鐵特色的安全文化。建立定產定修的安全實質文化,不斷投入專項治理的科技興安文化,還有管理創新的安全文化。建立激勵機制,加大車間、班組的安全考核力度,建立職能部門與車間對接的關聯安全責任制,營造一種“以遵章守紀為榮,以違章違紀為恥”的安全文化環境,并持之以恒,使職工將遵守安全行為規范變成自覺自愿的行動。
(2)建設穩定的生產文化。遵循“穩定、均衡、平衡”的思路,堅定不移地以“穩定” 為主組織高爐生產,把“穩中求進”的指導思想持之以恒的貫穿到各項工作中。加強爐況管理人員對爐況監控的力度,及時發現問題,確保消滅爐況失常,及時果斷的調劑處理好爐況波動。同時優化高爐系統、輔助系統的操作,不斷總結、提煉、固化并不斷完善優化生產技術冶煉核心技術,平衡協調好整個大系統的生產,實現爐況長期穩定順行、指標優化的目標。
(3)建設不斷改進的創新文化。一是提高人的創新能力。首先要通過各種方式培養和造就具有敏銳的創新意識,懂技術、會管理、敬業精神強的科技管理專家人才隊伍,通過對人才能力的培養和建立起科學的人才創新激勵機制,打造一支有較強的煉鐵科技人才。二是按照創新思路、創新理念、創新機制、創新管理、創新技術、創新操作的要求開展創新工作,鼓勵廣大職工積極開展技術改進、工藝創新、操作創新、設備改造,管理創新,多提合理化建議,2014年以來,煉鐵廠的攻關項目《非均衡原燃料條件高效低耗煉鐵技術集成創新》獲公司一等獎。三是設立創新管理獎和專利成果獎。
(4)建設長期幫扶的愛心文化。一是關心員工,切實為員工做好事,做實事,解決員工的實際困難。開展對口扶貧等企業反哺活動,開展獻愛心、扶貧濟困、長期與孤寡老人結對服務的“1助1”、“1+1”助學和為民服務活動;團委繼續開展大化“盤兔村”、白云鄉小學、融水大年鄉高馬村“一對一”助學活動,老年公寓每季扶助活動,形成健康奮進的企業文化氛圍,陶冶職工情操,提高職工思想道德素質。
(5)建設共同學習的團隊文化。搭建共同學習的文化平臺,加強內部的學習交流。將職工培訓工作下移,要在形式、內容上創新,使培訓工作與生產實際相結合,與精細化管理、降成本、優化操作相結合,進一步完善職工教育培訓管理制度,多創造機會,創建交流平臺來促成各種交流和學習。科級干部、管理人員將自己在管理方面的心得體會進行總結,在合適的時機在內部開展學術學習交流,組織《煉鐵科技論文集》撰寫,以共同促進整個煉鐵廠的管理和科技進步。
(6)建設均衡發展的互助文化。用“文化煉鐵”的思想武裝骨干隊伍的頭腦,提升其文化建設的意識,通過長效的建設機制發揮骨干的帶頭、監督和示范作用,使骨干在工作過程中自覺帶領員工形成良好的工作行為和精神狀態,遠離不良的工作行為,使各項文化煉鐵建設內容互補互助,從而保障整個“文化煉鐵”實現均衡、穩定的發展,讓固有的文化和新文化相互交融,讓新來的員工一進入集體就感受到不一樣的文化,并一代代傳承,推動文化煉鐵的升級與可持續發展。
煉鐵夢就是“中國夢”、“柳鋼夢”,是在煉鐵人身上的具體體現,實現“三個煉鐵”,其標志是環境文明、工作和諧、幸福高效。引導員工樹立創建“四個柳鋼”“三個煉鐵” 的共同理想并為之努力工作, 推動員工與企業的共同發展,提高員工的幸福感。
(責任編輯:zgl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