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是梅山鋼鐵建廠50周年。
50年激情,書寫了艱苦創業、鋼鐵報國的史詩;
50年赤誠,譜就了奮發創新、勇立潮頭的華章。
50年前,梅鋼人肩負周恩來總理“早日搶出梅山鐵”的殷切囑托,在揚子江畔、金陵西郊、三山磯頭,腳踏荒原、披肝瀝膽,開始了波瀾壯闊的創業之路。
50年來,梅鋼人艱苦創業、奮發創新,實現了從單一煉鐵基地到大型鋼鐵聯合企業、寶鋼股份優質精品鋼材制造基地的跨越。自強不息的梅鋼人,用智慧和汗水成就了梅鋼的每一步成長、每一次跨越,走出了一條既緊貼時代脈搏、又富有梅鋼特色的成長與發展之路,在50年的創業創新實踐中,摸索出了企業發展的成功經驗和做法。
五十年光輝歷程
梅山鋼鐵始建于1969年4月24日,最早的名稱叫九四二四廠工程指揮部,是上海建在江蘇南京的生鐵原料基地。遵照周恩來總理“早日搶出梅山鐵”的指示,梅山人發揚“艱苦創業、奮發創新”的精神,于1970年7、8月分別建成一號焦爐和一號高爐并投產。1971年4、5月份二號焦爐和二號高爐也相繼建成投產,實現了一年出焦、出鐵,兩年基本建成的目標。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企業將工作重點轉向經濟建設,生產經營不斷發展,效益大幅提高。在國家計委、冶金部、上海市和江蘇省等有關方面的關心支持下,梅山熱軋工程于1991年11月開工建設,1994年11月試生產;煉鋼連鑄工程1995年12月開工建設,1999年4月試生產;3號高爐和3號焦爐系統工程也相繼建成投產。梅山從單一煉鐵企業,發展成為集采礦、選礦、燒結、焦化、煉鐵、煉鋼、軋鋼為一體的鋼鐵聯合企業。1998年11月17日,國務院批準上海地區鋼鐵企業實行聯合,梅山成為寶鋼集團的全資子公司,企業進入了一個嶄新的發展時期。2009年7月梅鋼完成冷軋項目建設,形成了350萬噸鋼規模能力;并于同年9月啟動了二期原料場、3號4號焦爐、5號高爐、3號4號連鑄機、煉鋼4號5號轉爐以及1780熱軋等項目建設。2012年6月以5號高爐投產為標志,二期項目全面建成投運,一舉實現760萬噸鋼規模的歷史性跨越。面對新一輪發展變革,梅鋼把握內外形勢變化,提出了“一流企業”戰略目標和“兩個領先”戰略路徑,全面吹響了建設“一流企業”的號角,產品全面涉足硅鋼、汽車板、酸洗、鍍錫“四大高端”領域,形成了主攻高端市場、具有溢價效益的系列化品種格局。梅鋼正全力向著建設成為具有相當競爭力的一流鋼鐵企業邁進。
梅鋼煉鐵廠經2000年和2004年機構整合及一體化推進,焦爐系統和燒結、原料系統與原煉鐵廠合并,2018年寶化梅山分公司煤精廠劃入煉鐵廠,形成了融煉鐵、燒結、煉焦、煤精四個系統于一體的煉鐵廠,實現了裝備大型化,現有一座3200m3、一座1280m3和一座4070m3高爐,一臺198m2、兩臺450m2燒結機,兩座復熱式JN60型55孔焦爐、兩座JNX3-70-1型復熱式60孔7米焦爐,兩套處理能力為10.7萬m3/h、3.8萬m3/h的煤氣精制產線?,F具備年產生鐵700萬噸、燒結礦996萬噸、焦炭250萬噸的生產能力。
優化機制, 推進員工與企業共同成長
優化管理機制,釋放員工活力。近幾年,梅鋼煉鐵廠不斷加大變革力度,調整作業區管理幅度,優化了作業區機構設置和崗位配置,提高了作業區管理和資源配置效率,開展管理人員“三位一體”評價。優化高級主任師、主任師“一崗一績效 ”設計和評價,凸顯作用發揮和崗位價值體現。實施區工以上技術人員、作業長以上管理人員定點聯系作業區制度。
強化培訓交流,提升員工能力。近幾年,持續開展“一人一講”課題交流和現場實踐,實施“高爐綜合管理”能力提升訓練營培訓,組織管理、技術關鍵崗位人員赴寶山基地煉鐵廠崗位輪換,開展班組長能力提升培訓,組織技術人員外出考察學習,開展“首席師、首席操作、高級主任師、主任師”系列技術講座和交流活動,組織開展技術人員“人人有項目、人人有課題”活動,實施首席師、高級主任師等對技術技能后備人員的傳幫帶,針對性實施多能工培養。開展了全員專項勞動競賽、跨基地同工序對標勞動競賽和班組降本主題競賽。對接現場難題,推進招揭榜項目。大力推進職工創新工作,2018年公司認定技術秘密16件、發明專利5件、實用新型專利6件。
多舉并措,提升勞動效率。2018年,煉鐵廠梳理制定年度效率提升重點工作項目清單,定期推進。優化二號高爐爐前崗位業務模式,新增的三號燒結脫硝業務與三號燒結中控室合并操作,焦爐脫硫脫硝業務通過作業互通實現了配置優化。加大力度推進七米焦爐電機車無人化改造項目,完成煤精中控室技術升級改造項目。深化燒結巡檢“8保16”,減少重復性作業人員配置。優化設備運行“8保16”保駕機制。堅持正面引導,暢通退出途徑。
強化過程管控,確保高爐穩定順行
完善管理制度,指標持續優化。持續推進高爐爐長負責制,保證各項操作制度的穩定。強化操業委員會和作業委員會的支撐,嚴格標準化作業管理。制定并嚴格執行績效評價細則,規范員工作業行為。強化預案演練和執行,員工應急能力逐步增強。全年高爐非計劃休風率在寶鋼股份四個基地高爐中名列前茅,高爐有效容積利用系數刷新歷史記錄。
強化過程管控,原燃料質量不斷提升。加強篩分和槽位管理,保持綜合校正焦比的準確。抓好篩分,降低粉末入爐。建立石灰石篩下粉分倉破碎、小配比穩定使用制度。建立燃料分類管控、使用管理辦法,穩定燒結基礎熱源。做好控煤降爐后焦爐熱工制度的優化調整。全年燒結礦綜合成品率、燒結礦品位、自產焦入爐率、焦炭灰分、入爐塊礦含粉率指標均創歷史最好水平。
追求產能最大化。積極應對各類環保管控和極端天氣影響,提前策劃、制定方案,克服了控煤、蘭炭噴吹、雨雪低溫天氣、外購焦炭質量不穩定、固廢內部處理、環保管控停爐(機)對原、燃料質量的不利影響,全力保障高爐穩定順行。
強化能源管理。明確年度能源管理工作目標并將指標層層分解到作業區。修訂能源管理體系文件,將管理要求覆蓋煤精分廠。積極推進三號燒結機豎冷爐項目,項目投用后有效利用了燒結機余熱資源。推進現場蒸汽、水等跑冒滴漏問題整改,開展能源設備設施功能精度管控。2018年度煉鐵廠被評為江蘇省級“節水型企業”。
狀態基礎管理扎實推進。堅持設備事故、故障分析不過夜,設備故障分析質量和及時性有了很大提升;扎實推進重大風險管控項目,細化管控措施,明確責任人;推進產線穩定周期管理;推進月度狀態實績分析與預測,使作業區狀態管控更具針對性;持續推進設備“三講”,覆蓋所有點檢員、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
行業對標,指標創優。梅鋼五號高爐2017年與過去相比,高爐指標進一步向好,富氧水平逐步提升,產能得到更好釋放,煤比也相應提升,燃料比維持在低位,綜合經濟指標大幅改善,全年累計生產生鐵約340萬噸,超計劃產量8萬噸,燃料比491.7kg/t,均創歷史最好水平記錄。9月份五號高爐利用系數更是達到歷史最優2.424t/m3.d的水平,燃料比492kg/t,富氧量穩定在16000-18000m3/h之間。到目前為止,高爐一直保持穩定、高產、低耗的良好狀態。梅鋼五號高爐在2017年全國同行業對標中獲得“優勝爐”稱號,做到了真正的高產低耗。
強化環保管理,推動綠色煉鐵建設
組建環保管理隊伍,專業化管理。梅鋼作為“城市鋼廠”,面臨的環保要求越來越嚴苛。2017年1月,梅鋼煉鐵廠組建了公司第一支環保專業管理隊伍——環保組,全面負責煉鐵廠區域的環保管理工作。廠容環境管理范圍北至北區護廠河,南至四號五號高爐,包括焦爐、煤精、燒結、高爐等鐵前生產工序。業務范圍包括全廠48個排口的有組織排放管理、無組織排放管理、19套上傳政府環保部門的污染源在線監控管理、11套上傳政府環保部門的配電監管系統管理、環保設施的管理及生產、檢修、施工等現場管理及廢水、危廢、固廢管理。
環?;A管理深入推進,環保全時段受控。2018年制定了綠色煉鐵廠環境整治三年發展規劃。分工序開展了環境因素分解,明確制度和要求,落實責任人和績效考評。分別制定發布了2018年煉鐵廠A、B、C類環境因素管控細則,進一步加強全廠A、B、C類環境因素管控,在抓好結果管理的同時更加注重過程管控。去年先后通過國家生態環境部長江沿線專項環保督察、南京名城會管控、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等重大環保管控檢查。2018年,煉鐵廠32套A類環保設施和48套B類環保設施運行良好,與生產設施同步運行率100%,污染物綜合排放達標率100%。煉鐵廠上傳南京市平臺、省平臺以及國家平臺點位數據傳輸率、達標率均達到了98%以上。全年市環保局季度性監測指標全部達標,污染物排放總量完成年度計劃。
環保項目投運后成效顯著,超低排放。在國家嚴厲實施環境保護法、重點地區實行特別排放標準的背景下,梅鋼煉鐵廠積極響應、勇于實踐,2018年1月三號燒結脫硝投用、2018年3月2A2B焦爐脫硫脫硝投用、2018年12月四號燒結脫硝投用、2019年4月五號燒結脫硝投用。焦爐、燒結煙氣凈化環保項目成功投用后不斷摸索工藝技術,充分發揮脫硫脫硝能力,努力提高效率,2018年比2017年SO2減排426.5噸,NOx減排1908.9噸,減少環境稅2065.03萬元,有效改善了周邊環境,為公司節能減排作出了應有的貢獻。三號燒結機煙氣脫硫脫硝投運至今全面達到設計指標,填補了當前國內燒結行業低溫脫硫脫硝工藝路線的空白。2A2B焦爐脫硫脫硝煙氣凈化裝置投用后,焦爐煙氣SO2、NOX和顆粒物排放濃度提前達到了國家超低排放標準。
人人參與,打造綠色煉鐵廠。2018年完成了四號高爐、五號高爐示范產線打造和二號高爐區域綠色出新項目。實施環??煨揄椖?4項,現場環境改善和生活后勤設施的改造為員工創造了良好的工作環境。各分廠、作業區都建立綠化區域責任制度。管理者身體力行,愛護綠化,保護環境,梅鋼煉鐵廠的環境面貌煥然一新,今年被評為“上海市花園工廠”單位。
結語
時代潮流,浩浩蕩蕩。正如揚子江一往無前、奔騰向海的氣勢,未來的梅鋼煉鐵人,一定能夠以胸懷天下、放眼世界的博大胸襟,勇立時代潮頭,書寫新的輝煌。
(責任編輯:zgl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