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年9月17日,《煉鐵交流》雜志編輯部一行來到了馬鋼新區第三煉鐵總廠,受到煉鐵廠葉軍廠長的熱情接待。葉廠長將三鐵總廠近年來的情況進了詳細介紹。
馬鋼是我國特大型鋼鐵聯合企業之一,是安徽省最大的工業企業,素有“江南一枝花”的美譽。馬鋼第三煉鐵總廠是由煉鐵分廠、燒結分廠、原料分廠、球團分廠以及三個設備分廠組成的年產640萬噸生鐵、830萬噸燒結礦、32萬噸生石灰和200萬噸的球團礦的生產線,憑借三鐵總廠良好的氛圍和優秀的員工素質,在馬鋼這條戰線上彰顯出“王牌高爐”的風采。
2004年11月24日,規劃總投資約250億元人民幣的馬鋼“十一五”發展規劃建設項目獲國家批準,馬鋼跨越式發展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歷史時期。2007年5月25日清晨,馬鋼新區第三煉鐵總廠B高爐的第一爐鐵水從鐵口中噴涌而出,標志著馬鋼新區鐵燒項目工程全面建成投產。短短兩年多時間,燒結、煉鐵、煉鋼、軋鋼和公輔設施相繼建成投產,用“馬鋼速度”實現了“起點高、投資省、速度快、效果好”的建設目標。
為確保高爐穩定順行,2009年建立了三級預警機制,變事后處理為事前控制,避免出現重大爐況失常。由于各工序精心組織生產,技術經濟指標有了較大的進步。球團分廠通過對影響產能的設備進行改造,理順生產工藝流程,同時提升自動化控制水平;另外強化工藝操作紀律,建立穩定的熱工操作制度,使鏈窯的年產量有150萬噸提升到240萬噸。燒結分廠克服來料礦種多的困難,合理調整工藝參數,強化工藝操作紀律,保質保量為高爐供應合格燒結礦。
2009年7月6日,國內首臺20萬t/a含鋅塵泥轉低爐脫鋅裝置在馬鋼第三煉鐵總廠投入運行,實現了冶金塵泥高效循環利用,開辟了我國含鋅塵泥轉低爐脫鋅的新途徑,有助于推動我國鋼鐵工業在冶煉過程中稀有、細微元素提取技術的發展。
降成本是燒結工藝持續不斷的工作,馬鋼煉鐵廠一是采取了燒結余熱發電,采用雙余熱鍋爐和雙壓補汽式汽輪發電系統,階梯利用不同溫度下的廢氣余熱進行發電,減少了溫室氣體排放,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的項目,具有良好效益;二是通過強化設備管理,提高了全廠設備的作業率,為生產順行創造了條件;三是通過崗位適應性培訓、崗位練兵技術比武、職業技能鑒定、崗位提高性培訓,滿足了現代企業大工種操作的人力需求;四是在過程中引進激勵機制,號召全體員工認真學習業務知識,提高了員工素質,為總廠發展奠定了基礎。
隨著葉廠長熱情洋溢的介紹和我們現場的走訪,我們看到了一股馬鋼煉鐵人自強不息的精神,正是這股精神驅動著馬鋼不斷地前進、前進……昨天的努力,今天的拼搏,明天的奮斗,馬鋼煉鐵人正“揚起理想的風帆,奔向金色的彼岸”!
(責任編輯:zgl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