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2#熱線在升速改造過程中,發現原有的編碼器在高速時存在過載而丟脈沖的現象,更換長傳輸距離的HS35M編碼器后,工藝段速度在提高20%的情況下,編碼器仍可穩定工作。
關鍵詞 編碼器 長傳輸距離
1 概述
為提高2#熱線產能,計劃將工藝段最大速度由目前的40m/min提高到50m/min。為了實現這個目前,必須對電氣系統進行了相關測試,以保證升速改造的順利實施。
2 測試過程及出現的問題
目前工藝段原最大速度為40m/min,此時張力輥電機的轉速在1500rpm左右。如果工藝段升速至50m/min,那么工藝段電機將工作在1875rpm左右。為此,我們對現有系統進行了測試。將電機與減速機脫開接手,做高速測試。在測試中,我們將電機速度升速至1700rpm后,大約100s后,編碼器出現嚴重的丟脈沖的故障,而再將速度降下來,編碼器器仍然出現嚴重的丟脈沖故障,無法恢復,因此可以確認編碼器已經過載。此編碼器已使用了放大板。實驗曲線如下圖所示:
3 目前存在問題的產生原因:
2#線的入口電氣室和出口電氣室分別位于生產線兩端的,距離生產線工藝段的電機很遠。而且2#線的電氣室不僅位于2樓,而且需要穿過車間之間的一條道路進入2#線設備。以上諸多原因造成丟脈沖,2#線的傳動柜到現場電機的距離較遠,電纜較長,特別是由電氣室至工藝段破磷機前后的張力輥組,電纜長度已經超過了400m。
目前系統中使用的是KUBLER的光電編碼器,其最大傳輸距離在250m左右。因此,在設備調試期間已經增加了放大板,以保證編碼器信號可以在1500rmp左右正常工作。目前在轉速提高了超過20%的情況下,顯然,使用現有的測速系統無法滿足工藝段升速的需求,必須提出新的方案,才能保證2#線工藝段升速改造的順利實施。
4 解決方案設計
經過詳細的討論,確定使用AVTRON公司的HS35M系列磁式長傳輸距離編碼器來改善目前系統存在的問題。該款編碼器,支持最大傳輸距離為600m,完全可以滿足現場的需求。同時,該款編碼器已在3#中使用,從調試至今未出現編碼器故障或損壞現象,使用效果良好。
根據現場的實際工況,計劃為工藝段全部張力輥電機編碼器更換編碼器,總共15臺電機需要更換編碼器。
5 磁式編碼器與光電編碼器比較:
與光電編碼器相比,磁式編碼器具備的耐污染、耐沖擊、抗干擾以及長傳輸距離等特性,非常適合在連退酸洗、鍍鋅等腐蝕較重且設備布置很長的處理線上使用。
6 改造方案及實施
將工藝段2#S輥-6#S輥共15臺電機的編碼器,由原KUBLER公司的 5020系列光電編碼器,更換為AVTRON公司的HS35M系列磁式編碼器。
機械安裝:
HS35M采用的是法蘭帶長臂彈簧片安裝方式(下圖左)。雖然新換的編碼器安裝方式與原編碼器不同,但是可以利用電機尾部的螺栓來固定,安裝方便快捷,無需新增安裝支架或開孔。
現場需要拆除原編碼器的放大板,使用普通端子替換。
7 實施效果
在改造實施后,工藝段最大速度由40m/min提高到50m/min,生產能力提高了超過20%。同時,工藝段張力輥等設備可穩定工作在50m/min,編碼器工作正常,測速精度高,無丟脈沖現象,無編碼器故障。
編碼器的更換,不僅對提高工藝段速度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而且降低了產線編碼器的故障率,有效降低了產線電氣故障時間。
另外,拆下的編碼器和放大板可以用作1#線或者2#線其余距離電氣室較近的電機編碼器的備件。
通過改造解決了運行中編碼器過載故障(F31118)造成的停機問題,目前編碼器使用脈沖正常,能夠滿足產線工藝段速度提升到%20的要求。
(責任編輯:zgl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