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2016年3月份蕪湖新興鑄管公司就煉鐵混合礦(燒結環冷機配加生礦)高爐爐外配礦新生產工藝項目立項以來,對以下子項目經過充分論證及實踐,成功的解決了對燒結配礦結構的影響并找到了解決辦法。子項目有:1、燒結環冷機配加生礦對燒結環冷機生產影響;2、燒結環冷機配加生礦生產出的內部返礦對燒結配礦結構及燒結礦成分的影響;3、配加燒結環冷機配加生礦生產出的高爐返礦對燒結配礦結構及燒結礦成分的影響。經過近期的生產實踐摸索來看, 燒結環冷機配加生礦生產和使用工藝逐漸成熟,長江沿岸的梅雨季節生礦使用比例得以持續提高,在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同時也出現了新的燒結礦堿度及微量元素成分波動的問題,影響燒結和高爐生產穩定順行。
我公司近年來采購的生礦含粉量5mm以下的高達20%-30%例如:紐曼粉礦,羅伊山粉礦,近期的梅雨天氣使得生礦含水量達到10-16%,無法篩分,篩不到5分鐘即可把篩子糊住,雨天高爐只能停配生礦。同時在綜合料場篩分生礦,篩下物損失較大,燒結也無法全部回吃,影響燒結成本。
項目建成后摸索試驗初期,項目組先按照60 t/h潮礦量穩定配加入二期燒結環冷中的約300 t/h的燒結熱礦中進行烘烤。嚴格按1:4.85的塊燒比進行配加,現場測算二期燒結內部返礦及一座高爐返礦計算出平均在74 t/h及36 t/h,其中二號燒結機的內返礦量大于一號燒結機的。燒結消化內外部返礦量分別按15%-20%進行配加,前期配礦不穩定,當我們加入墨西哥粉礦(10mm以下的約25%)后,大量的烘干篩下物在燒結內返皮帶中打入燒結內返礦倉中,當燒結按低于10%的比例進行均勻穩定配加時,燒結礦的堿度和P含量均滿足燒結和高爐生產要求,超過了10%的臨界值則需要調整燒結配料結構以滿足高爐生產合格鐵水成分要求。為此項目組經過多次的加入的研發試驗,逐步從60 t/h潮礦量穩定配加到183 t/h的多品種紐曼礦、墨西哥礦、羅伊山礦等,目前項目組嘗試少量配加多種生礦混合配加入燒結環冷機烘干,以解決個別礦種生礦含微量元素超標而造成燒結礦堿度和微量元素及鐵水成分波動這一難題。
蕪湖新興鑄管公司煉鐵部實施的塊燒混合烘干生產是在燒結環冷機熱能非回收段,將計量后的塊礦直接布料到環冷臺車燒結礦上面,通過預控制環冷料層厚度、溫度和環冷機轉速,并對環冷后輸送設備的進行精確控制,將混合礦定時段加入到高爐礦槽料倉。此過程中經過7條皮帶和兩個篩子的反復中轉、混勻、烘烤,除了能把水分降低到1-2%以下,還能使得燒結的內返礦及高爐返礦混合更加均勻穩定燒結配礦結構,返礦的余溫也能將塊礦篩下物水分烘干防止粘皮帶及倉壁、下料口。另燒結礦與混合礦共線生產,燒結工序的工藝參數配加前、后不用調整,保持了工藝參數的穩定,同時充分利用了燒結礦蘊含的余熱,減少了環冷風機的動力消耗,節能效果相當明顯。
目前蕪湖新興鑄管公司煉鐵部利用燒結環冷機余熱烘干塊礦的項目實行后遇到加大生礦配比造成燒結礦質量成分波動的難題,通過試驗計算出超過10%的內外部返礦配加高爐返礦混勻,并采用多種生礦混勻以達到混勻生產成分的目的,煉鐵部的1#高爐生產配礦結構中塊燒礦比例已達到25%,3#高爐因生產鑄造鐵水配礦結構中塊燒比也穩定在5-10%,高爐穩定順行,鐵水成分滿足下道工序要求,鐵前成本處于長江流域同行業區域領先地位。
(責任編輯:zgl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