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爽死你个荡货h,色黄大色黄女片免费看直播,免费二人世界刺激战场

中國煉鐵網歡迎您!

中國煉鐵網

當前位置: 主頁 > 技術文摘庫 >

影響紅土鎳礦回轉窯直還原金屬回收率的 因素分析

時間:2019-06-03 11:41來源:北海誠德鎳業有限公司 作者:張秋艷 點擊:
摘 要 回轉窯直還原生產鎳鐵工藝是采用低品位紅土鎳礦生產鎳鐵的工藝,金屬回收率的提高可明顯降低生產成本。本文分別從原料情況,還原焙燒過程,選礦過程三個方面對回收率的
  • 摘  要  回轉窯直還原生產鎳鐵工藝是采用低品位紅土鎳礦生產鎳鐵的工藝,金屬回收率的提高可明顯降低生產成本。本文分別從原料情況,還原焙燒過程,選礦過程三個方面對回收率的影響因素作出具體分析,并提出了提高回收率措施和辦法。

    關鍵詞  直還原  鎳鐵生產  回收率


    1  前言

    高爐煉鐵已有數百年歷史,其工藝已達到相當完善的地步。但其日益完善和大型化的同時,也帶來了流程長,投資大及污染環境等問題,此外,由于煉焦煤資源日益短缺、焦爐逐漸老化及人們對焦爐污染的日益關注,直接還原作為無焦的、新興的、開拓性的前沿冶煉技術,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1),北海誠德回轉窯直接還原生產鎳鐵工藝,于2014年投產生產至今,在原料金屬(18%)不變的情況下,每提高一個回收率,則噸鎳鐵礦耗約減少70公斤,相應的將提高產量,降低能耗,降低成本約90元,且紅土鎳礦的原料金屬品位均在20%以下,甚至低到14%;可見,在直還原生產工藝中采取有效措施提高金屬回收率是至關重要的。

    2  原料對金屬回收率的影響分析

    2.1  原料鎂硅比對回收率的影響

    紅土鎳礦的成分礦相比較復雜,波動也大,在控制焙燒過程,選礦過程基本相同的條件下,對使用鎂硅比不同的紅土礦的回收率作出如下對比情況,當原料的鎂硅比在0.15~0.25的時候,物料熔點低,約1150℃,SiO2含量大,熔融狀態下在渣中形成網狀結構,很容易粘窯,導致結圈,影響生產;且SiO2易與亞鐵生成難還原的硅酸鐵化合物,也阻礙亞鐵的進一步還原,水淬后燒結礦塊大,且硬,磁性較弱,選礦中渣鐵分離效果不佳,選礦綜合鎳鐵比例低,金屬回收率一般在78%;

    當鎂硅比在0.42的時候,物料熔點約1250℃,且窯內結圈可控,較穩定;窯口物料呈半熔融態棉花狀,水淬后的燒結礦粒度均勻,較脆,有少量可見的鎳鐵顆粒,干選鎳鐵夾渣很少,磁性較強,此時金屬回收率較理想,達90%以上;

    當鎂硅比在0.6~0.75;物料熔點很高,且物料在窯內行進速度快,生產中燃料使用大增,稍不注意,就會出現跑散料現象,物料對窯口的磨損較嚴重,經常出現窯口漏鐵水現象,不利于操作;水淬后燒結礦死結,硬,對后道選礦工序的設備磨損及回收率都有影響,一般需要煅燒溫度在1350℃以上,才能保證金屬回收率達80%;

    生產試驗得出,在控制焙燒過程,選礦過程基本相同的條件下,原料鎂硅比控制在0.3-0.55之間,是在節能降耗基礎上,提高金屬回收率的有效措施。

    2.2  原料金屬品位對回收率的影響

    在控制焙燒過程,選礦過程基本相同的條件下,生產選取鎂硅比均在0.65,不同金屬品位的紅土礦生產作為研究對象,并得出該研究時間段內的,指標情況;當原礦金屬品位在15%時候,物料熔點高,選礦產量少,尾渣多,回收率在78%;當原礦金屬品位在18%時候,物料熔點適中,金屬回收率在80%;當原礦金屬品位達20%時候,物料熔點降低,可見有鐵水,渣鐵分離好,產量多,回收率在84%;

    可得出在鎂硅比一定的情況下,紅土鎳礦金屬品位高,則金屬回收率高;金屬品位對回收率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金屬品位高,多是因鐵含量多,在MgO-SiO2-FeO形成的渣相圖中可得,隨著亞鐵的增多,渣相熔點是降低的,有利于回轉窯節能生產,提高回收率;二是金屬品位高,選礦渣量減少,也有利于提高回收率;這兩點在使用中鎳礦期間,效果尤為明顯;

    3  還原焙燒過影響回收率的因素分析

    3.1  入窯粒度的影響

    在回轉窯煅燒過程中,入窯原料粒度6mm占80%以上時,可有效消除窯內中低溫段的窯壁冷凝結壁現象,保持窯內通風,有利于窯內操作;但是由于物料粒度粗,內擴散慢,會存在物料反應不充分的問題,同時,物料在窯內運行,受熱過程中,一部分會膨脹破裂,生成大量粉末,造成窯內物料偏析,致使煅燒不均勻,出料中可見粒狀物料,因此,還原率低,回收率也低;當原料粒度為3mm占80%以上,金屬還原率不斷增加,回收率增高,可使產量增加,但是存在隨煙塵抽走量大的問題;因此,本公司分廠把3mm以下的原料進行成球(43mm×42mm×20mm)后再送入窯內,可以有效延緩結圈,并增加入窯量,減少煙塵量,且達到了煅燒充分,均勻的效果,提高還原率,增加回收率。

    3.2  還原溫度的影響

    回轉窯直還原工藝的還原溫度主要受煙煤和無煙煤影響,當無煙煤配入量一定時,主要受窯頭噴吹煙煤量影響,煙煤揮發分在30%,揮發物的放出促進煤粉燃燒供熱,起著調控反應區域溫度的作用,本次生產試驗中,原料鎂硅比為0.65,金屬品位為20%,選礦過程控制條件相同,焙燒過程中,入窯量為20噸/小時,焙燒時間40min,內配碳17%,調整噴煤量達到控制還原溫度。

    當窯內還原溫度高達1420℃后,窯口出料顏色發白,呈團落下,有明顯鐵水流出,且窯口磨損非常嚴重,經選礦后鐵和鎳的回收率大于95%,渣鐵分離非常好;當窯內還原溫度在1320℃時,物料在窯口成粒狀散落,夾雜的有鐵水滴落,經選礦后金屬回收率在86%;當窯內還原溫度在1250℃,物料呈松散的沙狀,并顏色有些微紅,無可見鎳鐵顆粒,經選礦后金屬回收率在78%。綜合考慮質量成本,窯內襯耐材,可操作性,認為在該條件下,窯內還原溫度控制在1300℃到1400℃比較合適。

    3.3  配碳量的影響

    無煙煤的加入量直接影響著窯內的還原氣氛,若還原劑不夠,鎳鐵不能充分還原,金屬回收率低,成本高;若還原劑過多,雖然回收率會提高,但是存在浪費還原劑,大量的鐵被還原成金屬狀態,使最終產品鎳品位降低,還原溫度過高容易導致設備損壞等弊端,因此,確定合適的配碳控制回收率也非常重要;

    生產焙燒控制要求:控制原料,選礦過程條件相同,焙燒過程中,入窯量為20噸/小時,焙燒時間45min,窯頭噴煤量2.2噸/小時。

    根據生產統計,當配碳量達20%時,窯頭出料燒結礦中殘碳達5%,鎳鐵產品中滲碳達3.5%;經選礦鐵和鎳的回收率可達到90%;當配碳量為16%時,窯頭出料中殘炭明顯降低,在3%以下,經選礦后鐵和鎳的回收率仍能達到90%;當配碳量為8%時,殘炭在1%以下,經選礦后鐵回收率低于70%,鎳在80%左右,而且操作不當易結圈。經過實踐摸索,考慮到成本和質量要求,認為配碳量控制在16%~18%比較合適,此時回收率在85%左右,高于理論配碳量主要原因一是筒體方面,煙氣散熱較多,二是窯內結圈不可避免,生產通過提高配碳的方式來提高溫度進行解決;

    3.4  還原時間的影響

    還原時間是通過調整窯速來控制,在保證還原焙燒溫度不變,可通過調整窯速與入窯料量來調整還原時間,焙燒條件為:原料,選礦過程控制條件相同,焙燒過程中, 焙燒溫度1350℃,配碳量17%。

    通過降低窯速或者降低料量,物料在回轉窯內焙燒(高溫還原時間)變長,當焙燒時間在60min以上時,焙燒溫度達1350度(噴煤量適當下調來保證溫度),物料融團塊狀,經選礦后回收率可達90%以上,但容易結前圈,且產品鎳點稍低;當增加給料量和增加窯速,焙燒時間低于30min,物料呈沙狀,窯內還原率低,鐵的回收率75%,鎳的回收率80%,不結圈;當小時給料量為22噸時,窯速適中,控制焙燒時間在45min,此時出料呈粒狀散下,經選礦金屬回收率可達90%;經綜合分析認為焙燒時間在50min左右較佳,同時可延緩結圈,且回收率高。

    綜上,回轉窯直還原生產鎳鐵工藝提高回收率的焙燒過程控制措施如下:原料粒度先破碎至3mm以下占80%以上,成球入窯,還原溫度控制在1300℃到1400℃,配碳量控制在16%~18%,焙燒時間在50min左右是合理的。

    4  選礦過程對回收率的影響因素分析

    選礦過程的目的是將燒結礦粉碎,使得燒結礦中的鎳鐵與礦渣分離,然后利于磁選,得到穩定、高純度的金屬產品;一般來說,破碎粒度越小,分離越完全、磁選機磁選強度越高,則金屬回收率越高。但實際生產中,應考慮破碎的動力消耗與磨礦介質(鋼球,襯板等)消耗量,還要保證選礦的處理料量。

    選礦工藝分為干選段和濕選段,干選具體為:入選燒結礦經過第一次干選處理、第一道破碎處理、第二道破碎處理、第二次干選處理、第三道破碎處理、第四道破碎處理、第三次干選處理進行吸附篩選富集,得到三次干選篩選出的三部分富集礦為干選產品;而第三次干選后的燒結礦作為濕選原料,進入球磨機球磨、濕選,濕選包括三道半溢流式磁選機和一道回收機,經濕選得到濕選產品和尾礦。

    4.1  干選破碎粒度的影響

    當上料量一定,破碎粒度控制在10mm占80%以上,則干選產量少,含渣量多;進入濕選球磨機的礦量多,有明顯可見鎳鐵顆粒,鋼球消耗量大,且回收率低;當破碎粒度控制在8mm占80%以上,則干選產量適中,進入濕選球磨機的礦中有少量可見鎳鐵顆粒,鋼球消耗量減少,回收率提高;當破碎粒度控制在5mm占80%以上,則干選干選產量大,進入濕選球磨機的礦中基本無可見鎳鐵顆粒,鋼球消耗量更少,回收率進一步提高;當破碎粒度控制在3mm以下,對于當前破碎設備來說有一定操作難度,綜合以上考慮,應盡量減少進入球磨機的量,既提高回收率,也減少成本消耗;因此,認為當前設備情況下,應控制干選粒度在5mm以下占80%較為合適;

    4.2  回收機磁選強度的影響

    當球磨機磨礦粒度一定,回收機磁選強度為1600GS時,尾礦金屬流失較多,全鐵在4.8%,鎳在0.3%;將磁選強度為5000GS的磁鐵放入該尾渣中攪拌,可看到磁鐵上吸附有少量金屬顆粒,攪拌后的尾渣全鐵在3.5%,鎳在0.20%;將磁選強度為10000Gs的磁力棒放入該尾渣中攪拌,可看到磁力棒上吸附有明顯細小金屬顆粒,攪拌后的尾渣全鐵在3.0%,鎳在0.14%;將磁選強度為12000GS的磁力棒放入該尾渣中攪拌,可看到磁力棒上吸附有明顯細小金屬顆粒,攪拌后的尾渣全鐵在2.8%,鎳在0.14%;綜合以上情況考慮,經球磨磨礦后的物料粒度小,消耗動力及磨礦鋼球多,利于磁選分離,應利用好濕選物料粒度細小的優勢,盡量提高濕選回收率,把控好生產中提高回收率的最后一道關卡,認為濕選尾礦回收機磁選強度應選用10000GS,可有效提高金屬回收率;

    在現有設備基礎上,產品的質量指標鎳鐵粉金屬含量越高,則金屬回收率也越高,但是金屬回收率越高,鎳鐵粉金屬含量則有可能高,也有可能低。因此,要生產出金屬含量高的鎳鐵粉,并且保證回收率,就必須要控制好破碎粒度和磁選強度。

    5  提高回收率的研究發展方向

    (1)在現有基礎上,研究利用還原的添加劑向紅土鎳礦中加入,如含硫酸(2)或者有機添加劑,或者研究利用煅燒水淬后的粉化劑等,有利于金屬的還原,礦渣的破碎分離,鎳鐵的富集,提高回收率。

    (2)研究利用尋求更好的內襯耐材,優化窯體結構設計,使窯體抗結圈,溫度控制更穩定,適應當下印尼禁止出口高鎳紅土礦,國內需要使用菲律賓中鎳礦的形勢,提高回收率。

    (3)優化選礦工藝,一是可將干選破碎改為采用高壓輥磨機,使產品粒度小于3mm達到90%,若回收效率達標,可以在輥磨機之后增加篩分設備實現閉路循環,即可去掉球磨機工序;二是可把溢流式球磨機改造成格子式球磨機,外加螺旋回流系統。

    (4)需要對原礦的礦相進行分析研究,選擇針對性的配料,促進原料工藝穩定,降低還原溫度,有利于設備壽命和操作,提高回收率。

    (5)加大對尾礦的研究利用,比如在燒結生產中的應用(3)等措施,達到金屬二次回收,循環經濟的目的。

    6  結語

    紅土鎳礦回轉窯直還原生產鎳鐵工藝經過三年多的生產實踐,但仍存在很多不足,實踐證明金屬回收率是影響成本的最大因素,在現有原料鎂硅比0.6的情況下,應通過提高原料金屬品位,混合料壓球入窯,煅燒溫度在1300℃-1400℃,配碳量在16-18%,煅燒溫度在50分鐘左右,選礦破碎粒度控制在5mm以下占80%,尾礦回收機磁選強度在10000GS等措施,改善工藝、設備情況,提高回收率,使工藝技術達到成熟。

    7  參考文獻

    [1]楊雙平等.直接還原與熔融還原冶金技術[M],冶金工業出版社,北京,2013(12)

    [2]童偉鋒等.硫酸化氧化焙燒-水浸法從紅土鎳礦中提取鎳鈷[J],有色金屬(冶煉部分),2013(7)

    [3]潘料庭等.鎳鐵尾礦用于燒結生產的工業試驗[J],燒結球團,2015,40(1):42-44

    (責任編輯:zgltw)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
織夢二維碼生成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旅游| 三亚市| 元氏县| 宕昌县| 漳浦县| 江陵县| 双峰县| 山阳县| 万盛区| 钟祥市| 仙游县| 五台县| 北辰区| 杭锦旗| 成都市| 塔河县| 正宁县| 拉孜县| 托克逊县| 樟树市| 吴川市| 昆明市| 错那县| 平远县| 清新县| 荔浦县| 扎赉特旗| 体育| 天镇县| 金塔县| 孙吴县| 普安县| 柘荣县| 万安县| 巴彦淖尔市| 开平市| 永胜县| 类乌齐县| 右玉县| 七台河市| 偏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