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下旬的北京,天空瓦藍瓦藍,澄澈而高遠;陽光和煦溫暖,已經略帶些許暑氣。微風輕柔地吹拂,從巴溝站開往香山的公交有軌電車西郊線兩旁,樹木蔥蘢,繁花似錦,令人心曠神怡。
西郊線的終點站香山位于北京海淀中部,在小西山山脈東麓,地勢險峻,蒼翠連綿,是一座具有山林特色的園林,是北京負氧離子最高的地區之一,具有獨特的“山川、名泉、古樹、紅葉”豐富內涵。香山紅葉馳名中外,凝聚了首都北京最濃的秋色。每到深秋,層林盡染,萬山紅遍,游人如織。
此時的香山,另是一番春夏之交的景象。從南門進入香山公園,拾級而上,山泉歡快地穿過一塊塊嶙峋的山石,穿過一株株粗壯的松柏,汩汩地向山下流淌。石階被久遠的歷史和如織游人的腳步打磨得光亮,延伸到半山腰,就到了在中國革命史上具有重大意義的紀念地——雙清別墅。
環抱雙清別墅的是古老的蒼松,院落和墻壁雖然經過整修,仍然留下了悠久的痕跡。資料記載,公元1745年,也就是清乾隆十年,在香山南麓半山腰的清幽之處修建了“松塢云莊”。因石縫中冒出兩股清冽涼爽的甘泉,乾隆皇帝便賜名為“雙清”。1917年,北京、河北一帶水災,北洋政府第四任國務總理、政治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實業家和慈善家熊希齡創建了“香山慈幼院”,并將此處作為私人別墅,命名為“雙清別墅”。這一稱謂一直沿用至今。
風云際會。雙清別墅曾經作為中共中央的指揮中心,見證了中國革命走向勝利的歷程。
1949年3月23日上午,毛澤東率領中央機關離開中國革命最后一個農村指揮所——西柏坡,向北平(時稱北平,第一次政治協商會議改北平為北京)進發。臨行前,毛澤東對周恩來說,今天是進京的日子,進京“趕考去”。周恩來說,我們應當都能考試及格,不要退回來。毛澤東說,退回來就失敗了。我們決不當李自成。我們都希望考個好成績。3月25日,毛澤東和中央領導人與中央機關、人民解放軍總部進駐北京。
雙清別墅整個院落,約有7000平方米,別墅門楣上刻著楷書“雙清別墅”。其中雙清別墅是毛主席辦公居住地。此外,來青軒是朱德、劉少奇、周恩來、任弼時辦公居住地;中央警衛處在雙清別墅東側平房;中央宣傳部在思親舍和多云亭;中央圖書館在小白樓;香山專用電話局在麗矚樓;鎮芳樓、鎮南房則是中共中央辦公廳機要處所在地。
其時,毛主席、黨中央領導的中國人民解放戰爭已經完成了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解放軍進入了戰略反攻。一個嶄新的中國即將矗立在世界的東方。在這里,毛主席和朱總司令發布了向全國進軍的命令;在這里,中共中央籌備新政府、籌建新中國,確定了新中國國體和政體,制定了新中國一系列基本政策;在這里,毛主席寫下了《七律·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他用“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表達了將革命進行到底的決心。
當年9月21日,毛主席由香山雙清別墅移居中南海菊香書屋,雙清別墅完成了歷史賦予的光榮使命。
2018年4月,中共中央、國務院批準復原修繕,占地1.89公頃的“中共中央香山革命紀念地”于2019年9月建成開放。雙清別墅展覽分為“毛澤東在雙清”和“毛澤東在雙清活動陳列”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實物陳列展覽,按歷史原貌展現了毛澤東當年在雙清別墅生活、工作的情形。第二部分是圖文陳列展覽,內容分為從西柏坡到北平香山、毛澤東在雙清、領袖生活在香山等三個部分。
如今,雙清別墅已經成為革命傳統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吸引著北京乃至全國的共產黨員和眾多的游人,駐足瞻仰老一輩革命家的卓越風采,回望中國人民翻身解放的崢嶸歲月,激蕩起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壯闊情懷。
(責任編輯:zgl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