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距劉總離開我們整整一個月了,平復心情后,慢慢整理出劉總這些年來為雜志和網(wǎng)站以及我們個人的關(guān)心和關(guān)愛。看著一張張照片,一段段劉總與我們的對話,仿佛感覺劉總還在我們身邊,沒有離開。
劉總一生高風亮節(jié),為人坦蕩,和藹可親,平易近人。沒有劉總,雜志和網(wǎng)站就沒有今天,劉總您是我們的恩人,我們永遠敬佩您。
-----編者語
一向身體硬朗的老人突然離世,給家人的打擊很大,久久不能從悲痛中走出來。老先生一生命運多舛,憑借著自身努力以優(yōu)異成績完成了大學學業(yè)。老人家生性豁達,對生活充滿熱情。他總說是國家給了他一切,他一生追求進步,他一生只專注地做一件事——煉鐵。
家人眼里老人是個時刻鉆在電腦和書堆的讀書人,天天鼓搗著煉鐵并有那么多知音摯友,包括周傳典部長,殷瑞鈺部長,老院士張壽榮,北科大的楊天鈞校長,黃務滌教授,張建良教授等等以及眾多叫不出名字的鋼企同行。我們回家,有時碰到父親在接電話,在不厭其煩地討論著高爐情況,為對方支招,并提示:你看我的講義第幾章第幾條…。 放下電話我問“爸,誰來的電話?” 老人經(jīng)常回答:“不知道是誰啊?” 這就是老人的性格,待人極為熱情,沒有任何功利心。有幾次天已經(jīng)很晚了,有人來電話咨詢高爐操作出現(xiàn)的緊急問題,一談就是個把小時,我們埋怨他,要是給人家出錯了主意,把事情搞糟了多不好。這時老人家總是說:生產(chǎn)出了事故在半夜打電話來,說明問題緊急事態(tài)嚴重,我的意見不見得總是正確,但或多或少能令當事人受到啟發(fā)增強克服困難的底氣。知識是國家給的,我愿意用我的經(jīng)驗和知識給人家一些建議,幫助鋼廠盡快恢復生產(chǎn)為國家多生產(chǎn)鐵水。這樣的對話時常出現(xiàn)在小說和影視劇中,現(xiàn)實生活中從他老人家口里說出來,真正讓我們領(lǐng)會到老一代知識分子的拳拳報國之心!
老人的離世令家人萬分悲痛,我們想一切從簡盡快處理后事,沒有通知大家。告別當日卻有那么多老年人,中年人和青年人以及許多從祖國各地匆忙趕來的鋼廠代表冒著深秋的寒意來送別。首鋼煉鐵廠一個白發(fā)老人深情地說,我一入廠就是劉總帶著我一起工作,我要送他一程!大清早中國金屬學會專程送來了唁電,張壽榮院士,殷瑞鈺院士等頂級泰斗和過去的同事朋友們的諸多中肯評價文字,連同貴刊物的懷念報道,給了我們太多的安慰,也讓我們了解了老人家人生的另外一面。老人家一生執(zhí)著地耕耘在自己熱愛的領(lǐng)域里,有著如此多的知音摯友和一些建樹,受到大家的懷念,他活的精彩,這一生值了!
-----劉總女兒及女婿:劉潔,周郁滋
步菩薩蠻,念父
未報來時慈父恩,促然飛度廣寒宮。
皓首夙夜勤,常憶淚濕巾。
功名窗外事,多少未酬志。
身后人潮動,可以慰平生。
-----劉總兒子:劉偉
劉總把他的一生都奉獻給了中國的煉鐵事業(yè),他對煉鐵技術(shù)執(zhí)著和嚴謹負責任的態(tài)度值得我們每個從事煉鐵行業(yè)的工作者學習。劉總他老人家為人坦誠、愛憎分明、高風亮節(jié)。尤其對年輕的煉鐵科技工作者更是關(guān)心關(guān)懷關(guān)愛。我們很多工長爐長培訓班學員是在劉總的關(guān)心關(guān)懷關(guān)愛下成長進步起來的,他們當中很多人已經(jīng)走到公司和鐵廠重要領(lǐng)導崗位。與劉總結(jié)友17年有余,自從結(jié)識劉總那一天起,我們雜志社的每一個組織、每一項科普科教科宣活動、每一期期刊、每一個人,都讓老人家時時刻刻牽腸掛肚。特別是當我們遇到困難和困惑時老人家就像我們的救星一樣挺身而出,竭盡所能。老人家是我們的好長輩、好老師、好領(lǐng)導、好朋友,他是我們雜志社大家庭的長老,我們團隊中的每一個人上到專業(yè)知識、業(yè)務水平、工作能力、進步成長,下到生活戀愛、婚姻兒女、入托上學,他都親自指導教誨,叮囑關(guān)心。他老人家對我們恩重如山,我們對他老人家尊敬、尊愛有加。真未曾想到昆明培訓班一別竟成了陰陽兩隔……劉總請您放心,我們一定會將您未完成的事業(yè)進行下去,我們會牢記您的囑托,銘記您的教誨,奮發(fā)努力早日實現(xiàn)您對我們的期望,腳踏實地干好我們手中的每一項工作,為煉鐵事業(yè)守候,為煉鐵人服務!劉總,您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于君成
10月14日上午9:00首鋼醫(yī)院,終于見到了我們敬愛的劉總。劉總的遺體安放在百花叢中,身上覆蓋著中國共產(chǎn)黨黨旗,追悼大廳里回放著劉總生前最愛哼唱的那首前蘇聯(lián)民歌“小路”,熒屏上回放著劉總生前在各單位考察交流講課場景,其中有幾幅是今年7月22號在昆明鐵、焦、燒、球培訓班授課畫面,一時間仿佛劉總就在我身邊,可當我環(huán)視著四周的花圈挽聯(lián),頓時淚流滿面……我站在劉總的遺體旁默默的說:“劉總我來看您來了,您沒有走,您永遠活在我們心中!”聽阿姨說劉總臨終前已經(jīng)感覺頭部不適并多次勸他去醫(yī)院,可劉總依然堅持撰寫煉鐵著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劉總您是用生命在譜寫老一輩煉鐵科技工作者不朽的贊歌呀……您的一生是偉大的一生、戰(zhàn)斗的一生、不屈不撓的一生。我們一定繼承您的遺志向您學習,為中國煉鐵事業(yè)服務,做好煉鐵科技工作者的好后勤。
劉老先生永垂不朽!
-----羅小蕓
【嚴謹細致的劉總】
每次培訓班講課,劉總都是精心準備,整理圖標數(shù)據(jù),力求翔實準確,琢磨授課方式,主張通俗易懂,即使有時遇到學員基礎不高的也非常耐心細致解答,從來不介意占用自己的休息時間。并且對認真好學的學員格外青睞,從心底的歡喜,因為他們都是煉鐵事業(yè)的后備人才,他們是煉鐵技術(shù)進步的希望,他們都是未來中國鋼鐵崛起的中堅力量。我能感覺到劉總由衷肩負的這種責任感使命感。像鼓勵自家孩子牙牙學語一樣,引導他們注意總結(jié)歸納生產(chǎn)中的問題、分析解決困難,再一遍遍的督促檢查他們的改變和成長。這就是一代鋼鐵巨匠。沒有個人,只有行業(yè)和國家,所有的愛都傾注在煉鐵事業(yè)上。
-----許慶芳
【重情重義的劉總】
劉總特別在乎我們這些年輕人,珍視我們之間的緣分和情誼,怕有一天會忘掉,特意囑咐我將編輯部每一位成員(不漏掉一位)的照片整理發(fā)他便于保存記憶,我們團隊的每一個人都在劉總的心上,淚目……
-----許慶芳
2016年邯鄲煉鐵年會。會議間歇,劉總遇見同行老友,與鋼鐵大咖交談寒暄,被學生們圍繞問好,分身乏術(shù),偶然瞥見我和石文倩也在會場,徑直向我們走來,即使匆忙之中,也不忘問到目前雜志工作的開展情況,帶著什么任務而來,有沒有需要他幫助的地方。
2018年杭州煉鐵年會,劉總特意交待我們要與學會加強聯(lián)系,并親自帶我在會場引薦了楊天鈞校長、朱仁良廠長等,在學會專家領(lǐng)導面前介紹推薦宣傳我們雜志并約稿,而且問到我們雜志還有什么困難,在我提出有幾個重點報告需要劉總協(xié)助約稿,劉總二話不說,就帶我去找發(fā)言人,每次見到劉總,總有一種家人的溫暖,除了工作方面的,劉總還與我談了很多,問了我的個人生活、工資待遇、學習情況等,給予我慈父般的關(guān)心,他肯定了我們團隊工作能力出色,也了解我們工作的辛苦,劉總抽中午飯前的一點時間,與我談論這些,期間有專家過來請劉總?cè)胂?催了足足有三次,無奈間劉總才結(jié)束了對話。“個人問題也不能耽誤,要重視要正視,家庭生活也是人生重要部分”、“工作的同時也不能放棄學習”,劉總的話言猶在耳,回想起來都是滿滿的關(guān)愛。當時的畫面如印在腦海揮之不去。
-----許慶芳
我是《煉鐵交流》責任編輯,由于工作原因向劉總請教的問題較多,2019年新年伊始,意外收到劉總寄來的英文原文字典,這珍貴的新年禮物。劉總對年輕后輩的關(guān)愛照拂讓我倍感榮幸,這不僅僅是一本字典,是千金重的情誼,更是期待和目標,劉總的殷切期望,讓我不敢懈怠。
2019年7月,昆明,最后一次見劉總,在酒店大廳,早上五點多,我和鮮于去送劉總,劉總拉著鮮于說了很多,談到了培訓班未來發(fā)展、老師人選,最后特別說到了我的個人問題,讓鮮于幫我多參謀,回想這些,真覺得對不起劉總,讓他老人家操心掛念,如家長般的叮嚀,也是怕我年輕不懂得把握,一個人孤單無歸宿。
一樁樁一件件,我與劉總的故事在腦海中翻江倒海,有圖有物有回憶,那些感動的淚那些歡樂的笑,都是劉總給予,您是我生命中的恩師親人,我會永遠記得,在我青澀的成長歲月,有您來過,并帶給我很多很多……
-----許慶芳
【平易近人的劉總】
2019年7月,參觀昆鋼煉鐵廠,先到的燒結(jié)廠,劉總說燒結(jié)就不去了,等下看看高爐,我說給您找個辦公室坐下歇歇吧,劉總執(zhí)意不肯,說不必麻煩人,在外面等等就行,7月的昆明日照可是相當厲害啊,好在劉總同意回車上去等。劉總總是先為別人設想,從不顧及自己。這般平易謙和,是一種骨子里的無私。
-----許慶芳
【無私奉獻的劉總】
劉總一直很關(guān)注雜志進展情況,對于出刊時間、文章選題、煉鐵專業(yè)學習,鼓勵鞭策我們成長。
2018年西昌培訓班,邀請劉總在培訓班上講課,劉總考慮到相同內(nèi)容不適宜多次講,專程發(fā)郵件給我們說明具體情況并幫助我們推薦老師。劉總對學術(shù)有自己的堅守和原則,即使不能親自參與培訓班也竭盡全力為我們籌劃,設身處地為我們著想,真心實意的幫助我們不求回報。
-----許慶芳
劉總愛惜人才,對待年輕一代的煉鐵人就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關(guān)愛,幫助。他們之間的感情勝似親人。代兵和劉代文是他的得意門生,兩人對待煉鐵事業(yè)有著孜孜不倦的追求精神,他經(jīng)常跟我們提起他的這幾位學生,希望我們像他們一樣愛學習,一起互幫互助。劉總是多么的無私,多么的博愛,他把他的愛都給了別人,獻給了他的事業(yè)。
-----鮮于鋒蘋
與翟阿姨聊天,阿姨嗔怪劉總是一個書呆子,正是這樣一個書呆子,一個實在的人,總是設身處地的為別人考慮。從昆明回來以后不久他一直在想盡辦法要幫助我們,給我們推薦一位高人為下次培訓班講課,正在我們期待高人現(xiàn)身的時候,劉總卻離我們而去了,我們并不在乎這位高人是誰,只是不舍劉總的離去,非常非常的不舍。
-----鮮于鋒蘋
【淡泊名利的劉總】
2018年,《追憶周傳典部長》一文中,提到因劉總才有了雜志與周部長的交集,對劉總為促成雜志與周部長結(jié)識的牽線幫助表達了感謝,劉總自謙,覺得我們刻意抬高,我們僅僅是陳述了事實,而且篇幅不長,劉總覺得不妥,特意寫信要求更改并就其他細節(jié)給出修改意見。劉總對于夸贊的話有意回避,從不居功,這份老派知識分子默默耕耘、淡薄名利、高尚磊落的獨特氣質(zhì),竭誠助力不論功勞,典型的正派、實干、低調(diào)、熱忱、務實、嚴謹?shù)膶W者風范。
劉總就是我們的知識寶庫、萬能鑰匙、阿拉丁神燈,每一次向劉總請教問題或者尋求幫助,劉總總是義不容辭的幫我們?nèi)f(xié)調(diào)去聯(lián)絡去給予指導,事無巨細,不厭其煩,不遺余力,認真對待,恪守承諾。每年一篇劉總親筆撰寫的文章,年年都沒落下,即使年事已高。出席會議或者與好友交流時了解到新的技術(shù)工藝或新穎的題材論點,不用說,劉總立馬就會跟別人說,整理好文章投到《煉鐵交流》雜志,這份獨寵,令其他同行媒體羨慕不已,也令我們感嘆何其有幸,無限感激。
-----許慶芳
7月26日,第十一期全國煉鐵、燒結(jié)、焦化、球團技術(shù)專題培訓班期間,劉總與我促膝長談,就像慈父對女兒一樣,一股暖流涌上心頭……當談到我個人問題時,老人家說:“男大當婚女大當嫁這是人生必須經(jīng)歷的一個過程,要抓緊時間盡快解決”。我向老人家詳細匯報后,老人家欣慰的說:“這就好,這就好”。
劉總是我們尊敬的長者和老師,更是我們的知心朋友,他無時無刻關(guān)心著我們團隊中的每一個人。劉總還帶我們結(jié)識了很多煉鐵前輩、資深專家,并勸說引導更多煉鐵專家為《煉鐵交流》提供幫助,將《煉鐵交流》帶到更多煉鐵人的面前,為雜志的壯大發(fā)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雜志成長的每一步都離不開劉總的大力支持和參與;劉總是我們當之無愧的學習楷模和崇拜偶像。
-----羅小蕓
【和藹可親的劉總】
與劉云彩教授初次見面是在2018年珠海會議上,那是我入行后初次參加會議,其實在之前也總聽到編輯部的小伙伴們提起老先生,比如發(fā)展初期大家工作很忙條件也有限,他看到編輯部的同事們在會務組房間邊工作邊吃盒飯,如同心疼自己孩子般的囑咐大家注意身體,這使我印象很深刻。他對《煉鐵交流》雜志也是盡心盡力,為我們引薦業(yè)內(nèi)專家給《煉鐵交流》提寫刊名、向?qū)<覐S長們約稿等等總是傾盡全力當自己的事情去做。從同事的話語中我感受到了老先生將每位編輯部的人員都放在心里,同時也感受到了大家對老先生的尊重與喜愛。
-----劉艷峰
老先生是煉鐵界的專家,是年輕一代煉鐵人的楷模,是桃李滿天下的教授,但他從不會擺架子,為人坦蕩,待人親和真誠。一同參觀鐵廠他總是笑意盈盈的為大家講解遇到的難題,為他拍照時他總是將鏡頭謙讓給年輕的煉鐵工作者。與他相處也極為親切自然,昆明培訓班那次他也遇到了一個“難題”,將我叫過來說:“小劉,你來教我下怎么在這手機上新建一個聯(lián)系人。”慈祥的笑容里眼神閃著真誠的光,我一個步驟一個步驟的講解,笑談現(xiàn)在的智能手機,氛圍如同爺孫倆。他確實是非常深受愛戴的老前輩。
-----劉艷峰
2019年3月8日婦女節(jié),劉總向編輯部的女同事們發(fā)來了節(jié)日的祝福,頓時讓大家始料未及,喜出望外。劉總一位八十多歲高齡的老人,我國的著名煉鐵專家有著繁瑣的寫著任務,在百忙之中還惦記著《煉鐵交流》雜志的工作人員,可見《煉鐵交流》雜志和雜志社的工作人員在他老人家心中的份量。劉總在我們的心中是老師,是長者,更是我們的好朋友!
-----高玉雪
第一次跟老先生見面是珠海峰會結(jié)束后的慶功宴上,當我自我介紹完后,翟阿姨說“真好,跟我們家劉云彩是本家。”頓時一緩緊張覺得親近起來。敬酒時當大家都讓滿上時,只有老先生對我們說少喝點。今年昆明培訓班結(jié)束后,大家一起吃飯,煉鐵人好客爽朗慣了,邀請我們一起喝酒,我們舉起滿滿的酒杯有些發(fā)怵,老先生又發(fā)話為我們擋酒:“她們都是女孩子,不會喝酒,就別讓她們喝了,情誼到了就行了。”聽完這番話一股暖流涌向心頭,想起出差孤身在外,本無血緣關(guān)系的老先生卻像家人一樣保護我們,眼淚頓時奪眶而出。可是這位慈愛的老先生今后再也無法庇護我們了,他真的長久的離開我們了,我還有好多話沒來得及說,我甚至都還沒來得及拍一張和老先生單獨的合影,有太多的遺憾和不舍如今只能化作一句:老先生一路走好。
-----劉艷峰
2018年5月在珠海高峰會后有幸和劉總同桌吃飯,飯桌上劉總告誡我們出門在外一定要少喝酒,瞬間覺得很暖心。2019年7月昆明培訓班因個人原因無法參加,回想珠海那次吃飯卻是我與劉總最后一次見面了,真的非常非常后悔連張單獨合影都沒有留下。
-----高玉雪
我加入組織較晚,是在18年年初來到編輯部工作,參加的第一次會議便是在珠海峰會。記得那時正在準備會議資料的時候收到了領(lǐng)導的短信,說是有兩位老師來了。那是我第一次見到劉總,一位白發(fā)蒼蒼的老人家。雖說是煉鐵屆有名的專家,卻一點架子也沒有,為人和藹可親。我原本緊張的心情也隨著親切的問候蕩然無存。
會議開完后,我們部門與專家老師們又一起吃了一頓晚飯,飯桌上劉總語重心長的說“女孩子在外面一定要少喝酒,要懂得保護自己。”我們也都懂得這個道理,但是聽到這樣一個慈祥的老人家在外地這樣的告誡,幾個女孩都偷偷抹了一下眼淚。心里十分動容。
-----李佳
2012年的南京培訓班。歡迎晚宴后劉總和我們合影留念。在飯桌上有件事讓我難以忘懷。竇力威教授是我們授課老師。飯桌上我們和竇總鬧酒,也有許多學員來敬酒,在車輪戰(zhàn)下竇總有點不勝酒力。劉總當時就說:你們怎么能這樣和竇總喝酒呢?竇總不能喝了,剩下的半杯酒我替他喝了。那年劉總80歲,已經(jīng)喝了一杯白酒了,那種二兩半的透明玻璃杯。煉鐵人的豪爽可見一斑。飯后我們在酒店大堂登記資料。遠遠看到劉總走過來。我問道:劉總這么晚了還不去休息啊。劉總說:沒事,你忙你們的,晚上睡不著我出去遛彎。我們可敬可愛的“老朋友”晚上估計喝的有點多。后來幾年吃飯的時候都沒鬧酒了,劉總也是再三囑咐,出門在外少喝一點。
我與劉總從09年韶關(guān)相識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10年有余。劉總是我的先生,是我的家長,工作薪資問題,待遇問題一直為我們爭取,我們能有今天的成績離不開劉總。我們只有更加努力的工作來報答您。如今您駕鶴西行,讓我為先生鞠個躬吧。劉總一路走好。
-----鄭江波
今年7月在昆明培訓班上有幸與劉總共進晚餐,當我們編輯部成員一起與劉總敬酒的時候,劉總記得我們每一個人的名字,并一一念了出來,叮囑我們少喝點酒,關(guān)心著我們的工作。記得當時我和同事說:“和劉總在一起吃飯,就有一種回到家里的感覺,劉總就像是自己的爺爺一樣,對待我們處處關(guān)心”。當時的劉總精神矍鑠,沒想到昆明一別竟然是最后一面。
-----李佳
這幾天一直在回憶與劉總的相處的點滴,翻看我們與劉總的微信對話。當我重新回到雜志社以后,劉總都不太相信,確認了好幾次,隔著屏幕我能感受到劉總的欣喜,我和劉總是在2009年韶關(guān)第一期高爐爐長工長培訓班上認識的,這些年來,無論是在工作還是在生活上,這位長者都一直在真誠的關(guān)注關(guān)懷著我們,我們都喜歡這位老朋友,他親切的稱呼我們小朋友。雜志的進步離不開劉總的幫助,我的進步離不開劉總的指導,每當工作上遇到任何問題,首先想到的就是找劉總求助,他總是有求必應。
-----鮮于鋒蘋
【深受學員喜愛的劉總】
劉總一生高風亮節(jié),坦坦蕩蕩。近乎所有的年歲都獻給了中國煉鐵事業(yè)。對待學術(shù)更為嚴謹務實。記憶猶新的是這次昆明培訓班,劉總旅途勞頓來到昆明,授課前夕仍一遍遍修改講稿,精益求精。課后學員們求知若渴,劉總就在休息區(qū)給大家繼續(xù)講解,對待學生毫無保留。
劉總對待煉鐵事業(yè)不僅懷著一顆赤子之心,對待編輯部的“小朋友”們也是處處關(guān)心。關(guān)心我們的收入問題,關(guān)心終生大事,真真就像是一位大家長。我來到編輯部的時間不長,大約只有兩次會議見到過劉總。可是每一次的見面都能感受到劉總帶給我們的溫暖。
生命的短暫如白馬過隙,聽聞噩耗,震驚萬分。盯著屏幕確認了好幾遍沒有看錯。如鯁在喉,實在不愿相信和藹可親的劉總就這樣離開了我們。遺憾沒能和劉總有一張合影,遺憾沒能有一本劉總簽名的《高爐布料規(guī)律》,有太多太多的遺憾和不舍都成為想念鐫刻在腦海里。
劉總?cè)柿x忠厚,其言藹如,人格魅力更是沾丏后人,永世長存。
-----李佳
2017年10月,那是我第一次見到劉總,頭發(fā)斑白但臉色卻是很紅潤,一副和藹可親的面孔讓我瞬間緊張的心情安定了下來,課間許多學員和劉總談論探討生產(chǎn)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劉總都耐心細答,認真對待。會后許多崇拜劉總的學員都紛紛拿書找劉總簽名。
-----高玉雪
2017年在柳鋼培訓中心。在會議的間隙,劉總的新書發(fā)售,我們?nèi)绔@至寶,每個人都像追星一樣去找劉總簽字,并合影留戀。劉總不厭其煩的為我們簽名,鼓勵我們多看書,多學習。在事業(yè)上能有一番作為。并說明英文的重要性,要注重學習國外的煉鐵論文。遺憾的是如今我還沒能達到先生的要求。
-----鄭江波
【兢兢業(yè)業(yè)的劉總】
2019年4月25日我和小許去珠海參加全國煉鐵設計年會,沒有想到能碰到劉總與翟阿姨,我因家人工作調(diào)動離開過雜志社一段時間,很長時間沒有見到劉總了,那次見面特別特別的開心。他的身體很健朗,面色紅潤,感覺和多年前見他時沒有太大的改變,好像還稍微胖了一點。一點也不像一個八十多歲的老人,依然還在為他熱愛的煉鐵事業(yè)忙碌,會議間隙,不知疲憊的給大家答疑解惑,我們真的特別敬佩劉老為了事業(yè)無私奉獻的敬業(yè)精神。
劉總很欣賞山西太鋼原煉鐵廠長王紅斌,現(xiàn)在的總經(jīng)理助理,他跟我們提過多次,他很親切的稱呼王總叫紅斌,他說王總有滿腹的才華,理論知識扎實、實踐經(jīng)驗豐富,關(guān)鍵人還很仗義,他有心推薦他參加2019年爐長工長培訓班講課,專門把我們叫到一起談論此事。劉總是任何時候都在想著幫助《煉鐵交流》雜志進步,我們很感動。那次會后王總承諾一定全力支持《煉鐵交流》雜志,并給雜志專門寫一篇管理經(jīng)驗文章與大家分享。
-----鮮于鋒蘋
這是我和劉總為數(shù)不多的單人合影。因為平時我都在鏡頭的那一邊。這張照片拍攝于2019年7月27日的昆明,劉總風塵仆仆下了飛機,不顧旅途勞累找到我的房間。指出明天演講需要修改的地方。并指出幾張圖和視頻,在他講述的時候,我需要幫助播放。從08年到如今,經(jīng)歷會議幾十個,像劉總這樣認真對待一個課件,并主動和我吩咐交代的屈指可數(shù)。
劉總對待我如同忘年交的“小朋友”。每次見面總是能叫出我的名字。并說“江波你最辛苦”。這讓我十分感動。可見劉總把我是記在了心里的。我見劉總的確蒼老了許多。但是聲音洪亮,步伐還是很穩(wěn)健。9月25日我向劉總請教問題,都沒聽聞有任何不妥。才分別77天,就陰陽兩隔。悲傷的情緒從心里涌上來。
-----鄭江波
【清白廉潔的劉總】
劉總德高望重,高風亮節(jié)、為人師表、堪為典范,劉總對我們雜志幫助巨大,這些年來,劉總從不接受我們雜志的贈閱,總是堅持每年親自訂閱匯款,他說這是略表心意,我覺得更是對我們工作的認可與鼓勵。我們只有更加努力的工作,更好的辦好雜志,才對的起他老人家對我們的囑托。
-----鮮于鋒蘋
在劉總的鼓勵下,認真的學習了煉鐵書籍,但是遠遠不夠。當有學員來問的時候,我能想到的就是求助劉總。劉總很及時就回復了我,并讓我多讀書,不但要讀還要讀懂,讀透。我為劉總寄資料的時候。劉總說不急,不要單獨寄,和下期的雜志一起。劉總時刻為我們著想,就像一個慈祥的父親。
-----鄭江波
【一代大師劉云彩】
能將布料的軌跡用數(shù)學公式表達,計算出來,并得到國外專家的實驗驗證。在那個煉鐵依然被認為是經(jīng)驗,停留在師傅帶徒弟,重實踐輕理論的年代,遭來不同聲音的非議甚至是輕視或不屑,有人就是白眼,在普遍不被人看好的逆境中,您卻堅持埋頭沉浸于枯燥無味的數(shù)學方程式中,一遍遍推導,一遍遍驗算,一遍遍修正。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布料實踐和理論上,您達到了后人難以企及的高度,《高爐布料規(guī)律》一書多次再版,成為煉鐵人通向成功的墊腳石和敲門磚,成為后輩煉鐵工作者的領(lǐng)路人。凡是默默付出的人,也許一時會被人遺忘,或許總是被一部分有意遺忘的人遺忘,但良心終歸會回歸人間。在業(yè)界您以您淵博的知識,豐富的經(jīng)驗,豁達的為人,耐心的講授,淡泊的名利,招牌的微笑,在世人心中,在人們?nèi)彳浀膬?nèi)心深處筑就了超凡脫俗的豐碑,讓人們從心底深處油然產(chǎn)生敬佩,在這個浮躁的社會中,彌足珍貴。這也是大家深感惋惜和悲痛的原因之一。中國煉鐵在世界上能有今天的地位,與您們那一代人孜孜不倦的付出和追求,與您們那一代人不計回報不圖虛名,忍辱負重,順境中不驕狂,逆境中不失志,心系煉鐵,志存高遠,終于成為一代煉鐵先師,煉鐵大師。在靜靜的校園,在大學教授中,您是最棒的工程師,在轟鳴的廠區(qū),在工程師里,您是最棒的教授。您多次不計回報的給研究生寫評語,深入廠區(qū),將看似平常的爐況和現(xiàn)象分析得入情入理,讓人聽得津津有味,從點滴中展露出大師平易近人的風范。一代布料大師,一代煉鐵大師千古!
-----原首鋼煉鐵廠煉鐵工程師,北京科技大學研究生,力拓鐵礦技術(shù)經(jīng)理仝峰
【卓越人物劉云彩】
人不因卓越而與眾不同,是因為與眾不同而卓越。因為您對煉鐵有一股與眾不同的熱愛,因為您對您從事的行業(yè)有一種持之以恒的與眾不同的堅持,因為您對人間世態(tài)有一種寵辱不驚的與眾不同的達觀,因為您出于對事業(yè)的熱愛而去與眾不同的無私地舉薦新人,與眾不同的培養(yǎng)年輕人,在不知不覺中,漸漸地成為人們心目中的良師益友。我還記得我唯一到您家拜訪時的尷尬,我知道您的為人,因此,當我從國外回來時,看望您時,覺得空手不好,只帶了一小袋水果,但您嚴肅地說:“來看我就行了,絕不能帶東西。” 我說好。下不為例,您樂呵呵地說:“好吧。” 當時您正在寫關(guān)于高爐爐缸憋渣鐵引發(fā)的上推力的文章,屋里堆滿了專業(yè)書籍,我們聊了很多。我走時,您非要送我到電梯口,就在電梯門快要關(guān)閉時,您從身后,把那一小袋水果,放回了電梯間,那時,我有點發(fā)懵的感覺。您是我遇到過的唯一的與眾不同的老人。這幾天,我?guī)缀醴戳巳豪锏拿恳粭l對您的評論和追思,他們來自各個年齡段,有學界的泰斗張壽榮,有同您共過事的很多老專家像湯清華等,還有《煉鐵交流》雜志社的同仁,他們從點滴,從不同側(cè)面講述了您的與眾不同,這點滴的東西匯集在人們的心中,其實就是人們所理解的口碑,看著時不時有落淚的感覺。以口碑,以口口相傳建立起來的豐碑,往往比真正的紀念碑更顯得與眾不同。正是您擁有的這些與眾不同,或許有些與時代格格不入,顯得有點落寞和孤寂,卻是人內(nèi)心想做,但沒勇氣和力量做的事,正是您的這些與眾不同,讓您成了一個大寫的人,一個能配得上卓越一詞的人。懷念老人,在出差的飛機上,噙滿淚水,寫點文字,以彌補不能送別的愧疚。
-----原首鋼煉鐵廠煉鐵工程師,北京科技大學研究生,力拓鐵礦技術(shù)經(jīng)理仝峰
(責任編輯:zgl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