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為一名財務人員,公司財務共享,對每一位財務人員來說,是一種全新的挑戰。總賬涉及的業務場景多,科目繁雜,為此我焦慮過,也努力著。笨鳥可以先飛。遇到問題我不斷咨詢同事、領導,向更專業的同行學習,向優秀的領導學習。漸漸的,我找到了對標財的熟悉感,找到了歸屬感,也找到了一點成就感。
在家中,我在妻子、母親、兒媳、女兒這些不同的角色中切換,每一個角色都不容易。
作為一個獨生女,從小受到爸媽的呵護,生活雖然不富裕,但是溫馨幸福。爸媽在的時候我從來不需要做什么家務,飯菜都是他們做好。有時候想,如果一輩子父母不老,我也長不大,該多好。
不知不覺,我也成為人妻人母。當了媽媽更體會到做父母的艱辛。從十月懷胎到小生命降臨,從以前的一覺到天明,到后來的每夜起來三四次;從哺乳,喂養,換尿布,到孩子生病的醫院奔走;從開始的不適應每時每刻都覺得是煎熬,到后來得心應手超級奶媽的習慣與自然。這就是一種成長。
然而,成長的道路布滿荊棘。2019年初,老公因為視力障礙被診斷為顱內占位性病變(腦膜瘤)。這消息如同晴天霹靂,還年輕的我們一下子慌張起來。醫生建議我們去大醫院。于是擇院、掛號、安排好家中尚年幼孩子的照料,匆忙、慌張、忐忑,來不及多想,來不及猶豫,我們踏上了去上海求醫的路。幸運的是,從住院到手術都還算順利。冒著教授說術后可能癱瘓的風險,頂著十一個小時的手術等待的焦灼,我們走過了黑暗,盼來了黎明。
天有不測風云。當我還在單位和小伙伴們排練節目的時候,父親的CT報告“肺部占位性病變”像一個晴天霹靂打得我措手不及。但這次我沒有慌,沒有亂,再一次踏上了去上海求醫的路。身邊的這個老人像一個什么也不知道,什么也不懂的小孩,聽話地跟著我坐動車、乘地鐵,眼神里透露著迷茫,我心疼,又無奈,還要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鼓勵他“別怕”。
住院的那些日子實在不忍回憶,因為太痛了,這種痛楚只有經歷過的人才知道。每個人都害怕死亡,每個人都不愿意接受自己身患癌癥的現實,可是,終將要面對,要克服困難,勇往直前,因為別無選擇。
手術后的父親與手術前判若兩人,精神面貌和身體狀態一下子從高峰跌落到谷底。我一邊和母親一起照料著老爸,一邊給他普及疾病知識和康復事項,最重要的還有安撫情緒。其實我自己已經接近崩潰的邊緣,但是我必須咬緊牙關堅持,我知道我不能倒下。
出院后,基因檢測結果出來了,沒有匹配的靶向藥,后續要化療加免疫治療。這對于父親來說,又是一個巨大的身心挑戰。父親瘦弱,原本樂觀的他也被病魔弄得更加虛弱,情緒也有些消沉。我鼓勵他,告訴他很多抗癌的成功范例,告訴他化療并沒有那么可怕。雖然我的內心也很忐忑,但我不能表露出來,我希望父親可以堅強地戰勝病魔。
父親出院后我很快回到工作崗位。我很慶幸有關心我的領導和同事。他們鼓勵我,幫我分擔了一些工作,讓我更加有信心也更加有動力,讓我在未來的道路上更加篤定、勇敢!
(責任編輯:zgl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