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就聽聞“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正如外地人聽聞“桂林山水甲天下”一般讓人心馳神往,只可惜聞名已久,卻未曾親至。趁著假日,約上三兩好友,今年我終于來到這一座古典園林之都,一品乾隆爺的“六巡江南,不忘姑蘇”的雅趣。
如果說杭州的代表是西湖,那蘇州一定是園林,來了蘇州不得不去的園林,非拙政園莫屬。拙政園景區位于蘇州姑蘇區,聽到“姑蘇”二字許多人可能會想到金庸先生所寫《天龍八部》里的姑蘇慕容,然而此“姑蘇”非彼“姑蘇”,姑蘇是蘇州的古稱,因城西南有姑蘇山而得名。一路趕來胃中空空的我們,自然是要先吃飽了才有力氣游覽園林。當地的朋友小周早已幫我們在裕興記排好了隊,這家百年老字號的面館總店就開在拙政園門口,價格128元一碗的禿黃油面,將一碟色澤金黃的禿黃油倒入面碗中攪拌均勻,讓每一根面條都沾上蟹膏蟹黃,佐以姜絲、青菜,一筷子下去滿口鮮香,讓人欲罷不能。若是覺得價格太高,二十多元一碗的楓鎮大肉面,也可以享受到當年乾隆爺最愛吃的同款美食。
吃飽喝足,我們便來到拙政園,進園前需要出示預約碼、健康碼、門票,這一個都不能少。拙政園被譽為“天下園林之母”,亦是中國四大名園之首,其名取晉代潘岳《閑居賦》中“灌園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此亦拙者之為政也。”一入園中,就感覺一股婉約秀麗的江南意趣撲面而來,青磚鋪地,黛瓦白墻。越過入口的蘭雪堂,沒幾步便到了芙蓉水榭,是一座歇山頂的小亭子,一半建在岸邊,一半凌空架于水面之上。回廊四面敞開,淼然鄰水;里屋門框設有木格雕花落地罩,透過鏤空木格向外觀望,景致更添幾分古拙的意趣,只可惜我們來的時節不對,水上只余一湖翠蓋,不見碧波披紅。自芙蓉榭出,途經天泉亭、秫香亭,便抵達中園。中園建筑以遠香堂為中央,東西兩島隔池相望,自西向東有雪香云蔚亭、荷風四面亭、待霜亭,三亭遙遙相對,橋亭倚碧,水木清華,無不體現了拙政園作為集江南園林大成者疏朗自然、古拙靈秀的審美意趣。而建筑之名,芙蓉、遠香、荷風以荷喻高潔,雪香云蔚以梅稱傲骨,待霜更是不畏風雪,由此可見當年園主寄情于園林設計之中。“要適林中趣,應存物外情”,園林之景不止于形制,更在文化與內涵。余下西園、十八曼陀羅花館以及盆景園亦是值得一觀的去處。
出園之后,對面便是以假山怪石聞名的獅子林,我們因為時間原因選擇去了同樣在附近的蘇州博物館。相較于其中的藏品,博物館本身的美更讓我驚嘆。它是由著名建筑大師貝聿銘親自操刀設計,與其說是博物館不如說是一個藝術館,整個館內設計就是一件藝術品。玻璃屋頂借來通透的天光直照,樓梯回廊倚靠瀑布壁景,紫藤虬龍盤繞,翠竹挺拔清幽,在博物館里鑒賞藏品,仿佛在山水園林中品味歷史。
虎丘山、留園、木瀆古鎮……我們還有太多的蘇州之美沒有領略,寒山寺的鐘聲尚未敲響,我們便要與這座江南水鄉說別離。然而留白也是一種美,就讓我懷著這對姑蘇水鄉的留念與悵惘,期待下一次的相遇。
(責任編輯:zgl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