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泓秋水,凝聚成岸,岸與岸連接走向終極,如鐵軌與鐵軌并行構成遙遠……你、我站在岸畔,隔著秋水凝望。
伯牙不言,子期不語,千年的古箏安靜沉默。唯有你靜展的身姿,如一枝出于淤泥而不染的水蓮,悄悄的綻放,散發著茉莉般的幽香。穿越時空,穿越記憶,穿越和諧的縫隙,尋一曲《高山流水》。千年的知音,在空谷深處聆聽杜鵑的鳴唱……撿拾一枚鮮血色的果核,懸掛在秋季與冬季的銜接處,懸掛在那深深的蘆葦蕩里。伊人!請側耳聆聽,一只彩蝶正舞動月之繭,撥響琴弦。
粱祝化蝶已翩飛了幾個世紀,在那悠揚的《梁祝》聲里,我們拋卻所有的哀傷與幽怨,擷菊水畔,悠悠南山,汲上秋水,制成佳釀,把盞臨風,一番暢飲。看,林間鶯燕舞;聽,水畔蛙蟲鳴。然后,我醉臥在這邊,你醉臥在那邊,任思緒的翅翼在藍天里自由馳騁,跨過潺潺小溪,穿越朵朵白云,構筑一份信念,執著一份追求,縱情身心,感享造化神奇,領略秋水瑰麗。就像“初唐四杰”之首,被唐高宗譽為“大唐奇才”“罕世之才”王勃筆下的作品《滕王閣序》里描寫的一幅秋日美景——“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詩人以落霞、孤鶩、秋水和長天四個景象,勾勒出一幅寧靜致遠的秋日畫面。詩人僅僅只活了27歲,但生命的價值不在于長度,而在于寬度。雖然詩人寫的這首詩距今已有1345年,但依然膾炙人口廣為流傳,被歷代文人墨客堪稱為曠世之作。
一泓秋水,深邃如潭……
(責任編輯:zgl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