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敵人,亦是戰爭;沒有硝煙,亦是戰場。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前有84歲鐘南山院士的義無反顧,后有很多醫生護土寫下“不計報酬,不論生死”的請戰書,他們身先士卒沖鋒在抗擊疫情的第一線。
作為后方的我們要解除他們的后顧之憂,要關心支持醫療衛生、公安干警、社區防疫工作人員,做好防護措施和生活保障。同時,我們也要保護自己,不被病毒“俘虜”,間接傷害家人、朋友。
自我防護,對自己、家人負責。我們要正確佩戴口罩,避開密集人群,與人接觸保持1米以上距離。因為病毒會通過飛沫、接觸等形式進入呼吸道。進入辦公區域自覺接受體溫檢測,體溫正常方可進入。辦公區域要注意通風、消毒,對于公用物品、個人經常用手接觸的物品進行消毒。回到家中摘掉口罩后首先洗手消毒。手機和鑰匙使用消毒濕巾或75%酒精擦拭。居室保持通風和衛生清潔,避免多人聚會。當發現自身身體不適時,我們不能硬扛、死扛,應及時到醫院就醫。
傳播正能量,發揮自我價值。俗話說,謠言猛于虎。時空的隔離造成了信息的不對稱。加之個別人出于些許利益或好奇心過度,無事生非、散布不實消息,制造“緊張氣氛”,加劇了大家的心理負擔,給疫情防控大局造成一定干擾。所以此刻,不信謠、不傳謠,向附近親朋好友開展正面宣傳,影響和帶動大家增強疫情防控的意識和能力,不僅是對堅守一線英雄的一種愛護,也是力所能及地發揮自我價值的方式。
提高警惕,不給國家拖后腿。從全國的疫情趨勢來看,新增確診、疑似病例在逐步減少,治愈人數在增多,疫情戰爭也取得了積極的變化。大家在看著這一條條捷報時,心理的防衛漸漸松懈下來。大街上人來人往、三兩成群,有人不戴口罩在街上跑步;還有人偷偷聚會喝酒。疫情還沒有過去,戰“疫”沒有結束,我們不能有“我不會被傳染”的僥幸心理。要提高自我防范意識,不要讓前期戰“疫”的成果,付之流水。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1998年的特大洪水沒有沖垮我們,2003年的“非典”沒有嚇退我們,2008年的汶川地震沒有擊敗我們,而這次戰“疫”,我們一定能眾志成城取得最后的勝利。加油,中國!
(責任編輯:zgl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