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吾幼年酷愛梁任公之《少年中國說》,每每讀之,慷慨激昂,奮發圖強之意無不充塞于胸,久久不平平息,故立志以實業報國。
及弱冠之年,面紛繁之行,甚難擇之,苦于此多日。家中二老及友人不忍,屢勸某先就業再擇業。讓親朋心累,吾深感愧疚。然,自古有言“女怕嫁錯郎,男怕入錯行”,此乃一生報效國家之績,委實不敢草率。
后學史得知,駛及近代,天道有傷,國土淪喪,神州昏暗,億兆黎庶流離失所,餓殍遍野。可謂草木為之含悲,風云為之變色。
彼時之國際倫理,乃是“弱國無外交”,華夏文明之受辱如此,其一即為工業落后,尤其鋼鐵之業孱弱不堪。鋼鐵,工業之糧之名,無鋼鐵,亦無鐵路,橋梁,更無槍、炮。故而,我立志為國煉鋼。人必有癡,而后有成。自入業以來,未敢懈怠一日。某深知,此乃是為國強之道奮斗,非為個人私利謀生。
今國家日益強盛,百姓日益富足,于煉鋼一途要求甚高。既來之,則安之,人生之日有數,而報國之心無算。吾工為器械之維修,坦言之,累、苦、臟、亂,其心酸非外人所能知之。然,每每思慮,吾之所業于鋼鐵之量,之質,大有裨益。故,雖艱辛未嘗一怨。
有詩言,“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共護花”。吾等之汗水、淚水,皆非無用之工,乃是鋼鐵質量之保證。思及此,我心甚安。故屬文以記之。
(責任編輯:zgl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