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百年之前,梁啟超的一句話唱響了“五四”的先聲。在新中國面臨重大抉擇的時刻,在中國國運轉念之下天差地別的時刻,從舊時代走出的年輕人們,堅持不再轉身,背向黑暗,面向光明,用勇氣唱響浩歌。他們崇尚科學與民主,他們胸懷國家與天下,他們用擔當,實踐了屬于青春的意義,高喊出“青春者,人生之王”的豪言壯語。他們用奮勇,左右了時代的走向,創造出富強的新中國,我們得幸福溫飽的新時代。
“青年之文明,奮斗之文明也,與境遇奮斗,與時代奮斗,與經驗奮斗”。“五四精神”強調的,是青年的精神,是青年對國家命運的擔當。青年要能奮斗,擁有“最野蠻的身體”,在朝陽下,為了理想奮斗、為了信念奮斗、不被困難擊倒,懷著不變的熱情,“有智慧的天真”,堅信“天生我材必有用”,成就“直掛云帆濟滄海”的光輝歲月。面對艱苦的境遇、前人所失敗的“經驗”,要敢于質疑權威、敢于證明自己,因一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而肝腦涂地。當年歲月動蕩,那群青年卻頂天立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做“實在事”。而今日,即使歲月靜好,“擔當”二字卻仍不可少。面對陰暗的強權,我們是否可以挺身而出,而不只是做網絡上的“鍵盤俠”?面對國家的境遇,我們是否可以當仁不讓,以身作則,而不僅是崇洋媚外的冷嘲熱諷?“擔當”,是“五四精神”留給我們最寶貴的財富。
“青年之字典,無“困難”之字;青年之口頭,無“障礙”之語。惟知躍進,惟知雄飛,惟知本身自由之精神,奇僻之思想,銳敏之直覺,活潑之生命,以創造環境,征服歷史。”“奮勇”是“五四青年”的又一枚勛章。青年要奮勇,而不只滿足于做一個“精致的利己主義者”,以國家、民族利益為重,不去多加算計、不輕易人云亦云,讓“學富五車”真正成為自己披荊斬棘、報效社會、國家的積淀,而不是富甲一方、物欲橫流的資本。
“青年之于社會,猶新鮮活潑細胞之在人身”,“奮勇”的另一重含義,是“創新”。作為社會的活潑細胞,當代青年肩負創新的使命。勇于突破藩籬,大膽假設,正是因為一代代人的“創新”,我們讓嫦娥飛天從神話變成現實,讓“長征精神”飛上太空,讓移動支付成為中國奇跡,讓高鐵風馳電掣,寫就中國傳奇。
傳承五四精神,傳承“擔當”“奮勇”“創新”的耀眼勛章,作為年輕人,我身上有著中華民族的“五四”基因,定將內化于心,外化于形,在這個最好的時代,為實現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
(責任編輯:zgl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