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是團隊的力量是無窮的!在能源檢計量有這樣一支“先頭部隊”,他們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在每一次的設備維修中攻堅克難、強強聯手,出演了當代設備維修版的“兄弟連”!
技術創新“拔出最牛的釘子”
正值數九寒天、冷風刺骨,在制樣室的煤焦粉碎機旁穿梭著一群忙碌的身影,班長張玉良正配合設備組的維修人員或爬或蹲,用撬棒、用雙手一點點挪動著笨重的設備,“一、二、三”的口號聲和著破碎機的設備聲,像一曲注入“軍魂”的英雄贊歌。
聽張師傅介紹,“這兩臺煤焦粉碎機是用于研磨焦炭、煤類樣 品的專用設備。但是由于煤焦粉碎機內軟連接設計為純橡膠材料,其抗扭力性能太差,加之頻繁的啟停設備,經常導致軟連接斷裂,影響工作進度。這不,設備組的同志們正幫我們想辦法解決”。此時,設備組人員正打著強光手電在拆開的煤焦粉碎機上研究方案。拆卸螺栓、搬運配件、清理積料,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最后根據煤焦粉碎機原裝軟連接尺寸,用一塊廢舊運輸皮帶裁出原軟連接尺寸,再將皮帶中含帆布層的一半制作打眼,安裝在破碎機上投入運行,有效解決了軟連接斷裂現象。
設備達人“點亮最炫的孤燈”
提起姚希望,和他共事過的同事都會伸出大拇指。能吃苦、肯鉆研,工作盡職盡責,他秉承著“狼性”的工作作風,和不折不扣的執行力,破解了一個又一個設備上的難題。
對于姚工來說,有一種習慣叫熬夜。在他看來,干設備維修這一行的人,根本就沒有規律的作息時間,手機24小時開機,一旦設備出問題,就要立即趕到現場挑燈夜戰。那晚,一臺設備出現故障,崗位人員經過長時間的現場處置,卻仍沒有排除故障。系統只要一送電運行,設備立即“高燒”報警停轉。 接到任務已是凌晨,外邊雪花飛舞、寒氣逼人,姚工二話沒說立即趕到現場,與崗位人員共同分析故障原因,為設備測“體溫”,最終確定是散熱設備沒有定期清洗,加之長期高溫工作,導致溫度傳感器損壞出現故障。
他時常告誡崗位人員,“對于設備,不能總當‘救火隊員’,更要做‘維護管家’,設備3分在于修,7分在于養。”在他眼里,每一臺設備就是一個“生命”,一有“頭疼腦熱”的病癥,他總是第一時間趕到現場精心呵護。
齊心協力“啃下最硬的骨頭”
質檢大樓改建好后,所有設備都要嚴格按照要求“就位”。設備組人員立下“軍令狀”,掛出“作戰圖”,堅決打贏這次設備搬遷“攻堅戰”。
設備搬遷不僅僅是把設備遷移到新廠房那么簡單,而是要求網絡系統的遷移和集中存儲系統的遷移必須安全平穩。表面看上去只是拆卸、搬運、組裝……但實際是一項高度集中的體力與腦力的綜合項目。
為保證設備按期投運,他們提前設計新廠房的綜合布線、配線系統等準備工作。首先在搬遷前對每臺設備的功率及整個大樓的功率進行估算,更換變壓器。對13組專用接地的設計,設備的安裝位置,設備重量、數據傳輸網絡設置、電話、照明設置等,做了充分的準備工作。最后針對關鍵設備,和廠家進行溝通、協商,確定搬遷方案,簽訂了近十份搬遷協議和技術協議。正是由于他們對設備工作原理的深入研究,和敢于向設備“亮劍”的精神,歷時近兩個月圓滿完成50多臺設備的安裝與調試。
就是這樣一群人,用他們的卓越技術和無私奉獻,保障著設備高效運行!以鋼鐵般的意志,描繪出一幅幅攻堅克難、匠心筑夢的動人畫卷!
(責任編輯:zgl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