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出生在上世紀(jì)80年代初, 記得我上小學(xué)的時候,最想?yún)⑴c的活動是學(xué)校舉辦運動會,只有在開運動會時,家里才能給3毛錢,提前一天買點好吃的,等到運動會期間慢慢享用。記得當(dāng)時商店里賣一種大白兔奶糖,2分5一塊,5分錢兩塊,買一塊就3分錢;汽水1毛9分一瓶,汽水瓶押金1毛1分,喝完汽水后,就怕瓶口損壞,損壞后不給退押金。因為這件事,我就特別糾結(jié),如果買兩塊,一天就吃沒了,買一塊將損失5厘,因此,每次只好買兩塊,放在兜里,想吃的時候,拿出來聞一聞,然后再放回兜里,幾次后,還是禁不住誘惑,吃掉為快。
家里吃肉也肯定只能是過年吃餃子,每次買肉父母都是挑最肥的買,買回來后,立即將肥肉煉成葷油,煉完油剩余的油渣(也叫“油嗞了”)撒一點鹽,趁熱吃是一道絕好的美味。油渣每次只讓我們幾個吃一點解解饞,然后用來包包子吃,也是美味無窮。特別是到了臘月二十三,過了小年以后,母親炸的花花,那是上等佳肴。小的時候,特別盼望過年,過年能夠穿上新衣服,吃到可口的美味,還能得到父母給的壓歲錢。壓歲錢都是新的1毛或2毛,而且是連號的,如果兜里要能夠達(dá)到1元錢 ,就感到自己成了一個現(xiàn)在的“大款”,心理感到無比的自豪。
又是新年將近,大街小巷都是各種各樣的美味,但記憶中的美味,依然留給我的是永遠(yuǎn)的回味。
(責(zé)任編輯:zgl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