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經(jīng)多時沒有回老家了,甚是想念家鄉(xiāng)的母親,于是周五晚上就準備好行囊,周六五點多起來就往車站趕去,此時路上的車輛不多很快就到了站臺,趕上回家的第一趟車,激動的心情難以言表,系好安全帶后聽了幾首歌曲后大巴車就啟動了,一路上伴隨著大巴車在蜿蜒的道路上不停拐彎的節(jié)奏,我也四處張望著大秦嶺深處初冬時節(jié)的一處處美景,經(jīng)過五個多小時的顛簸和兩次倒車,終于到家了。(責任編輯:zgltw)
到家后母親早已為我準備好了午飯,因為她已吃過飯我便津津有味地吃起來,母親陪在飯桌前就開始對我嘮叨起來:“最近天氣冷了,咋不多穿點衣服?頭發(fā)都長這么長了也不剪剪?在單位要遵守紀律,好好工作……”吃著母親做的飯菜,聽著母親的嘮叨,有種說不出的滋味,是內(nèi)疚、是自責還是悔恨……
小的時候,每每聽見母親嘮叨,要么就置之不理,一溜煙跑掉;要么就沖母親一頓吼,說她話多,愛嘮叨。可她從來沒有因為我的不耐煩、不懂事、不禮貌而生氣,也沒有過多的責罵我,最多也就說一句:“現(xiàn)在就開始嫌棄媽了”。因為當時年少的緣故,我并未能體會到母親時常嘮叨背后的深意,總以為她的話是多余的,說的都是雞毛蒜皮的小事。
后來慢慢地長大了,離家也越來越遠,回家的次數(shù)少了很多,與母親見面和相處的時間也少了,再聽母親的嘮叨時,心理漸漸地不再反感,反而感受到了絲絲的溫暖。
再后來,在我而立之年有了自己的孩子后,我發(fā)現(xiàn)自己在孩子跟前也喜歡“嘮叨”,雖然孩子還小,還不能完全聽懂我的話,但每每和孩子相處的過程中我總是喜歡嘮叨一番:“奶怎么不吃完呢?這么晚了趕快睡覺?讓你別玩水你又玩,看身上都濕了吧,感冒了怎么辦……”這時我又想起不懂事時對母親嘮叨的態(tài)度是多么的無知和不孝,沒有在意過她的感受,也從來沒有想過母親為什么要嘮叨,更沒有刻意的去讀懂她。當我成為人父后,才慢慢的開始發(fā)現(xiàn)母親的嘮叨原來就是愛,就是對孩子的關(guān)心愛護。
這一頓飯我吃了很長時間,也靜靜地聽母親“嘮叨”了好多,過程中我很耐心地聽著母親的一言一語,并很好地和母親進行了交流,看著眼前的母親瘦弱的身體、半白的頭發(fā)、漸深的皺紋、佝僂的脊背、無助的手臂、龜裂的雙手、疲憊的神情,我的心一陣疼痛,我知道這都是母親為一家人的生活所操勞的。
現(xiàn)在我終于明白,母親的嘮叨早已融入了我的生命,它與我的成長共存,與我的生活相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