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十年前,祖國山河破碎、人民衣不蔽體、食不果腹;七十年前,國家受人輕視、民族飽受欺凌;七十年前,工業一窮二白、建設缺鋼少鐵;改革開放后,祖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世界第一大工業國、第一大貨物貿易國、第一大外匯儲備國;七十年后,祖國鋼材產量突破9億噸,占世界鋼產量的50%,轉眼幾十載,陜鋼也在祖國發展的快車下迅猛成長,從最初2.5m3的小土爐發展到今天的1280m3、1800m3高爐、鋼材年產1300萬噸,粗鋼產量位居全國第17位。
陜鋼的發展離不開每一個陜鋼人的拼搏付出,他們可能姓名不同、籍貫不同,但是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打造“中國西部最具競爭力的高端鋼鐵材料服務商”。他們都有同一種精神“愛崗敬業、永不服輸”,為陜鋼發展默默努力;他們都有一種情懷“無私奉獻、愛廠愛家”。
他們,走到哪里都能是一面旗。軋鋼廠高線車間維修副班長馮劍,是一名共產黨員,也是一名轉業軍人。365天無論你來的多早,你都會在維修現場發現他的身影,他總是利用班前會的每一分鐘,及時將問題消滅在萌芽中。檢修時,哪里的焊接切割作業最臟、最累,他就會出現在哪,那怕是檢修后臟的只剩下兩個眼珠在轉,他都沒有退縮過一次,沒有說過一個不字。閑聊中有人開玩笑說“你咋總是這么拼,不累么?”“我是一名黨員,我需要比昨天做的更好”。他的話很短但是很有力,他總是用自己的行動豎起一面先鋒模范旗,用行動來鼓舞更多的維修人,陜鋼能有如今的發展成果,和這群讓人可贊可敬的共產黨人密不可分。
他們,走到哪里都是一陣“風”。軋鋼廠高線車間技術員楊少文,十年如一日,將工作干到極致是他的追求。每天當大多數人還在吃著早點、開著玩笑等待早會時,他已經在崗位上,以最認真的態度和像風一樣的速度檢查著軋線的料型、溫度及成品質量,然后第一時間匯報給相關領導。接觸數次后,我發現他是一個執行力超強的人,他總是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常人無法完成的工作任務,這與他的工作作風密不可分,與他同行過的人都會發現他走的超快,久而久之大家私下里喊他“像風一樣的男人”。、
陜鋼的發展碩果,同樣和這群執行力超強的人的人密不可分,他們用自己的智慧和執行力來將領導的安排的工作推進落實,用風一樣的速度竭力推動陜鋼高質量發展。
他們,“壓榨”自我的每一分鐘。他,走到哪里都能“發光”;技術科王興,他用自己的智慧,妥善的處理了很多工作中的棘手問題---“高線軋制料型優化、165方坯改造等”,他用有效的行動提升了高線軋制產量、產品質量,他用自己的實力來踐行自我的職責、實現自我的價值;閑暇時間的他總是在寫寫算算,在不斷的優化軋制方案,他試圖用自己的知識來為軋鋼廠做出更大的貢獻;看過他辦公桌上數本被翻爛的書,你便能了解他的用功程度,為了更好的提升產品質量、做好降本增效工作,他總是在不斷的挑戰自我、超越自我。2019年,王興被陜鋼集團授予2017—2018年度勞動模范榮譽稱號,榮譽是對他過往最好的肯定。
今天的陜鋼還有許許多多這樣的有志男兒,他們在不斷學習、積累、蛻變、挑戰自我。他們試圖用知識的積累來實現自我的質變,將來能在陜鋼實現自我的夢想,實現自我的初心、使命。(陜鋼集團漢鋼公司軋鋼廠 張飛)
(責任編輯:zgltw)